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2018年起,长湖实行长期禁渔,沙洋县长湖沿岸的600多户渔民 “洗脚上岸”,这其中包括83户贫因户,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帮助下,他们通过发展种、养殖,外出务工等方式,摘掉了穷帽。
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长湖,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地跨荆门、荆州、潜江三市,是荆门沙洋、荆州沙市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湖内盛产鱼虾、菱藕等水产品,也是各种珍稀动物的天然栖息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临水而居,世代以捕鱼为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长湖围网养殖以及沿岸工业的崛起、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增加,长湖千疮百孔,水体持续富营养化,水质重度污染。2011年底,国家林业局批准将长湖纳入国家湿地保护项目,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为改善长湖水环境质量,2014年,沙洋县启动长湖综合治理工作。2017年,沙洋县长湖水域102处围网全部拆除,实施全面禁渔,603户长湖渔民 “洗脚上岸”,拆掉渔船,封存渔网,在湖上打了半辈子鱼的渔民张国发“失业”了。田地的产出有限,一家的生计变得艰难,2017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贷款挖了十多亩虾池,发展稻虾连作。
沙洋县后港镇三咀村村民 张国发:“大概龙虾弄了两万块钱。优质稻收入了五千块钱,套养鳝鱼可以弄个两万多块钱。总共六万块钱,大概去个万把块钱的饲料和药品,还能落个四五万块钱。”
通过发展养殖,张国发一家的收入稳定下来,原先的渔网、渔具再也没有动过。
“这是前几年原来没有禁湖的时候买的网,这还蛮贵,一个网都是两百多,三百多,四百多的都有。这是原来捕了鱼的,现在禁了湖就没捕了,渔具就废置在这里了。”
和张国发一样,同是上岸渔民的沙洋县毛李镇钟桥村村民吴国平,家里只有4亩多地,以前一家人的生活基本上全靠长湖,除捕鱼外,吴国平还在长湖边上养了几千只鸭子,一年收入好几万元。2012年,因为儿子生病,吴国平一家平静、幸福的生活被打破。
沙洋县毛李镇钟桥村村民 吴国平:“儿子生了病就到处找亲戚朋友借,借都没有位置,那个时候一个月5000块钱的医疗费,两年花了十几万块钱。”
2015年,吴国平被列为贫困户。2016年底,沙洋县开始对长湖进行水环境整治,吴国平的养鸭场也在关闭之列,之后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困难。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上岸后的吴国平在一个家庭农场当上了技术员。
沙洋县毛李镇钟桥村村民 吴国平:“主要是搞喂鱼和田间管理,一个月四五千块钱,一年五六万块钱。”
因为经济条件差,吴国平家的住房年久失修。 2018年,村里专门帮他申请危房改造,对房屋进行了修缮。
沙洋县毛李镇钟桥村书记、主任 钟德成:“他这个房子以前是很破旧了,墙体开裂,屋上面漏水,根据上面的扶贫政策,2018年的时候把它纳入了危房改造,总共给他补贴了8000块钱。”
据了解,长湖全面禁渔后,沙洋县共有603户渔民“洗脚上岸”。其中,因病、因残等致贫的贫困户共有83户、214人,这部分困难群体的脱贫问题成为了整体脱贫的关键。
沙洋县扶贫办主任 张勇:“第一个就是落实帮扶责任人,为这83户所有的建档立卡的渔民都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做到了全覆盖;第二个就是因户施策,对这83户贫困户根据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一户一策的措施,确保他能够脱贫;第三个就是我们落实政策。到目前为止,我们这83户214人的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了。”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曹春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