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风起竹林耕织早,读书声袅袅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唐)孟浩然《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节选

惊蛰

春天最引人瞩目的音符

似田间的黄牛般喘息,却不屈

似童年读书声般稚嫩,却有力

似启程的列车般缓慢,却笃定

似远航的鸣笛般庄重,却欢欣

它沾着晨露、带着朝气

是用力启动着万物复苏的加速器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是它浪漫的情思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是它婉转的旋律

“新村旧农事,红雨绿蓑衣”

是它不变的仪式

“须信今春春事早,江乡开岁有奔雷”

是它美好的愿望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

早晚温差大

要懂得添减衣物

饮食调理上

可多吃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

蔬菜等清淡食物

注意涵养脾性

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

惊蛰时节

呼气低头

慢慢弯下身

逐渐将脊椎下落至最低点

随后慢慢带动脊椎收回至站立姿态

这个动作可以有效

增加身体的灵活性

缓解疲乏

谁挽银河夜洗天,尽收氛祲报丰年。

——(明)庞尚鹏《春夜大雷雨和杨馆宾》节选

惊蛰的春风

夹杂着阵阵花香和清爽

从我们的面庞拂过

让我们沉浸、找寻

它拂过的地方

万物都鞠躬致意

阳光透过新绿

投下舞动的斑驳身影

诠释着勃勃生机

这就是惊蛰

有奋斗的号角、有春光的和煦

青春恰时来

任你我自由驰骋

在这明媚、宽广的春天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惊蛰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同时,各种病毒和细菌滋生、活跃。因此,除了预防新冠肺炎以外,还应格外注意外感疾病(流感、流脑、水痘等)的发生。惊蛰时节应当如何养生?

宜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惊蛰天气刚刚转暖,气温还比较不稳定,时常出现“倒春寒”现象,所以不要因天气变化而过多地增减衣物,注意保暖才能预防各种疾病的侵扰。

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好”,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当气温超过15℃且比较稳定时,可脱掉棉衣,穿得稍薄些。

宜润肺

惊蛰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肺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除了梨,适合春季养生且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还有枇杷、百合、银耳、莲藕、山药、大枣等。

宜动养

惊蛰时节,生机盎然,人体阳气上升,需要均衡得法的运动。全身心地动起来有利于气血运行畅达,新陈代谢加快。

具体来讲,要求人们不只是简单地动起来,还要与各种运动相结合。比如通过家中快走来锻炼身体,也可以通过听音乐、唱歌等愉悦内心。

忌食酸

春天对应的是肝,肝气旺会伤脾,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要少吃酸来养脾。建议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以滋养脾气,如菠菜、芦荟、水萝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

忌熬夜

天气渐暖,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加快。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春困”。想要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

睡前可以泡脚、按摩脚底,这样可以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有助入睡。

忌躁郁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常相对不足,容易出现阴虚、肝火偏盛的情况,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急躁、易怒等情绪,诱发情志方面的疾病。

春季要重视情志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还要特别注重养肝,避免怒伤肝气。


来源:学习强国  新华社

编辑:王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