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为什么说1979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

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名古屋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由此重返奥运大家庭。

图为: 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基拉宁主席(左)向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秘书长宋中(右)祝贺。新华社发

由于台湾问题,中国曾退出国际奥委会

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简称“体协”)正式成立,1931年被国际奥委会接纳为正式会员。1949年10月26日,体协进行改组,宣布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简称“体总”)。1952年7月,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体总决定组团参加。



图为1952年7月29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林匹克会场升起。 新华社发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与此同时,台湾的“体协”也报名参加第15届奥运会。海峡两岸出现了两个国家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最终作“例外”决议,对于“中国国家奥委会问题”待后讨论,允许北京与台湾同时参加这届奥运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发表声明,强调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体总”,才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国家奥委会,才有资格选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随即迅速组团赴赫尔辛基参赛。

台湾当局得悉奥运会组委会邀请了新中国运动员参赛后称:“只要大陆参加,台湾将退出比赛,绝不与共匪选手在同一运动场上参加任何活动。”已在赫尔辛基的台湾“体协”代表郝更生于是宣布,台湾不参加第15届奥运会。1954年在雅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49次会议上,以23票赞成21票反对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体总”为国家奥委会。台湾“体协”宣布退出了国际奥委会。

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加剧,属社会主义阵营的新中国,遭到了帝国主义阵营的仇视。新任主席布伦代奇利用职权操纵国际奥委会,竟然将台湾当局的“体协”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列作了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就这样,国际奥委会中同时出现了两个中国国家奥委会。

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的尊严,“体总”于1958年8月20日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发布了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书。

国际奥委会积极解决中国问题

1972年,基拉宁勋爵成了国际奥委会新的掌门人。同年12月的尼日利亚第2届“全非运动会”上,基拉宁和应邀到会参观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进行了亲密接触。在双方友好的交谈中,基拉宁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不能参加奥运会,是一种奇怪的反常现象”。因此他明确表示: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国际奥委会就不是真正的国际奥委会。所以他要努力解决国际奥委会的“中国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宜采用“演进”,而不一定是“革命”的主张。因为奥林匹克宪章允许承认地区,而非一定是国家实体。所以他认为,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联合国的方式解决国际奥委会的“中国问题”。

1979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执委会会议上,基拉宁勋爵决定使用他的特权,向执委会建议采用通讯的方式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奥委会的歌、旗和会徽以及台北的奥委会名称改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的相关问题。投票表决的结果是:62票赞成,17票反对,1票无效,1票弃权。中国立即接受了国际奥委会的提议并宣布派28名运动员参加第13届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

实行一国两制,中国重返奥委会

当然,除了国际奥委会的积极努力以外,中国自己在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条件下,在对台湾关系的处理上,也出现了重大变化。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为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尊重台湾的现状,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首次提出了大陆与台湾实现“三通”(通航、通商、通邮),在科学文化方面进行交流和观摩。

图为:《告台湾同胞书》 人民日报发

邓小平在1979年初访问美国的一次讲话中又一次提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制度。这是邓小平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公开表述。由此,国家体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设想,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在改名改旗改徽之后,可以继续留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对于这样一个新方案,最初争议很大,最后是邓小平同志力排众议,亲自拍板,同意了这个方案。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并决定台湾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参加。中国又回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这40多年间,中国人既经历了1984年许海峰夺取奥运首金的喜悦,也经历了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骄傲,还有即将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期待。中国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实现了从零的基础走向辉煌的飞跃。中国体育,也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来源:中国网、人民政协报、《人物》杂志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