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他从南昌起义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达22年人民革命战争的全过程。战争年代,他长期在一个独立的游击区域或战略方向、战略区担任主要指挥员,以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而扬名中外,享有“常胜将军”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他心系国家安危和军队建设,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积极探索战争指导规律和军队建设规律,对保卫国家安全、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从红军基层干部成长为高级指挥员
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一个山村的侗族家庭。他是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唯一一位少数民族军事家。
1925年春,粟裕考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始接触共产主义学说,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1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疯狂镇压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一些党团员和进步学生遭到通缉和逮捕。粟裕第一次意识到,“不拿起枪杆子,打倒新老军阀就是一句空话”。1927年5月,他与几位同学撤离到武昌,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叶挺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教导队,任学员班长。在这里,粟裕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为此后在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坚持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6月,粟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7月,随第二十四师教导队离开武昌到达南昌,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警卫队班长。起义军在广东潮(安)汕(头)地区失败后,他坚定地跟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10月,在武平战斗中,他头部右颞骨中弹负伤。虽身负重伤,他仍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跟着队伍转战,后被任命为连指导员。1928年,粟裕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1928年6月,湘赣两省敌以十个团兵力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时任连长的粟裕率部控制老七溪岭。在敌先头部队已抢占制高点的情况下,他乘敌疲惫松懈之际率部突然发起攻击,夺占制高点,并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俘获上百名俘虏。粟裕的精彩指挥很快在红军中传开,被誉为“青年战术家”。19 29年,他随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挺进,参加了伏击追敌的大柏地战斗,歼灭刘士毅部两个团大部,俘敌团长以下 800余人,取得了红军离开井冈山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之后,红军乘胜进占宁都,粟裕在攻占宁都的战斗中臀部负伤。1930年2月,他在富田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弹片一直留在颅内,直到54年后他去世遗体火化时才从骨灰中取出。
粟裕参加了建立和坚持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以及历次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围剿”的许多重要战役和战斗。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时任红六十四师师长的他率部与兄弟部队一起运用迂回包围战术,先后歼灭了张辉瓒师和谭道源师一个旅。他在师的领导岗位上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过程。1931年11月,粟裕任红四军参谋长,不久调红军学校任学员连连长。他经常组织教员和学员开展互教互学,研究总结带兵和作战指挥的经验。1932年2月,他再次调任红四军参谋长。次年2月,任红十一军参谋长,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作战,3月中旬,率部参加黄陂、草台冈 两次战斗,胜利完成伪装主力、创造战机任务。朱德称这两次战役为“红军战术上最好的战例”。1933年5月,在硝石战斗中,粟裕率部冲锋,身负重伤,因缺乏治疗条件,左臂致残。11月,粟裕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兼第二十师师长、政委,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浒湾、八角亭战斗和奇袭永安县城战斗。
从1928年4月上井冈山开始,到参加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粟裕随毛泽东、朱德转战,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学习和成长,虽身处部队最基层和战斗第一线,但能够把学军事的注意力放在高层次战略决策和战法问题上,学习毛泽东、朱德指挥战争的精髓,体会到“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去寻找”,认识到“作为军事指挥员应该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个指挥员对战略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头脑,才能运筹自如地指挥作战”。在严酷的战争实践中,粟裕逐步从红军基层干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级指挥员。
执行北上抗日先遣任务
1934年7月初,红七军团奉命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动,宣传中共北上抗日主张,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策应主力红军行动。粟裕任先遣队参谋长,随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克大田、渡闽江、攻福州,在敌人前堵后追的情况下,转战闽东、闽北,挺进浙西,进军皖赣边,又折返闽浙赣苏区。9月下旬,在向皖赣边转战中,粟裕右臂中弹,弹头一直留在臂内,18年后旧伤复发才取出。11月初,先遣队进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与在当地的红十军合并为红十军团,粟裕担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下旬,红十军团由内线转到外线作战,进入皖浙赣边,粟裕又任红十军团参谋长。谭家桥战斗失败后,在敌调集20多个团的兵力追堵和围攻下,1935年1月,红十军团决定返回赣东北苏区。粟裕率先头部队先行出发,在通过敌封锁线时,他派两个班机动作战,佯攻敌军山上碉堡,吸引火力,自己率部于午夜前通过封锁线,到达闽浙赣苏区。但军团主力部队因在封锁线边沿贻误时机,被赶来的敌军重兵包围,在怀玉山战败。
抗日先遣队历时六个多月,艰苦征战2800多公里。粟裕积极协助军团领导进行军事指挥,提出许多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他认为,先遣队离开革命根据地,孤军深入白区,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军事上未能及时实行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由正规军向游击队的战略转变;在作战指导上实行绝对集中的指挥,严重脱离实际,导致部队作战行动不从实际出发,处处被动挨打;“左”倾宗派主义的干部政策,严重损害了抗日先遣队的领导,这是导致抗日先遣队失败的组织上的原因。从先遣队的作战经历中,他体验到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的正确与否,是关系一支部队、一个地区存亡的重大问题。这些认识对他在此后的军事斗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决策和指导思想影响甚深。
坚持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2月,中共中央指示,以先遣队突围出来的部队为基础,组建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挺进浙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并从战略上配合主力红军长征的行动。2月底,粟裕、刘英率挺进师出发,挺进浙南。在通过敌封锁线时,挺进师仅有的一部电台被敌打坏,从此他们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开始了独立进行的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在反动势力强大、大部分地区的中共组织被破坏的浙江,粟裕和刘英及时总结抗日先遣队失败的教训,决定把部队改编为游击队,将打正规战变为打游击战,紧紧依靠广大工农劳苦大众,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4月,粟裕率先遣队转战到浙闽边的斋郎,打垮敌两个保安团的进攻,歼敌500余人,胜利完成进军以来的第一个作战任务,打开了进入浙西南开辟根据地的通道。5月至8月,挺进师分路出击,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进剿”,浙西南游击根据地扩大到江山、浦城等五个县,纵横百余公里。9月下旬,国民党当局出动了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共40个团,由蒋介石嫡系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统一指挥,对挺进师进行“清剿”。粟裕决定实行“敌进我进”的战略方针,留下少数部队就地坚持斗争,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同敌人周旋于浙闽边界。10月5日,挺进师在福建省寿宁县境与闽东特委会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成立,粟裕任省军区司令员、省委组织部长。挺进师以瑞安、平阳、泰顺为中心,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1936年夏,在云和县以南的一次战斗中,粟裕脚踝负伤。这是他第六次负伤。粟裕一生身经百战,这六次负伤是他浴血奋战、身先士卒的真实记录。
在罗卓英40个团的“围剿”下,挺进师虽遭到严重损失,仍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1936年秋起,粟裕和刘英分开活动,他率挺进师主力在浙赣线以南广泛地域打游击,以牵制、吸引和打击敌人,并且独创性地建立了适合游击战争特点的多类型游击根据地,既有相对稳定的大块游击根据地,又有能够提供落脚点的小块根据地和游击基点。还在敌我争夺频繁的边缘地区,建立了“白皮红心”式的两面政权。粟裕根据全国形势,调整对敌斗争的策略和口号,以抗日反蒋为前提,扩大团结对象,缩小打击目标。至年底,挺进师由几百人发展到1500多人,地方游击队和群众武装达到数千人,活动范围扩大到温州、台州等地区所属的30多个县境。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但国民党军又调集主力部队和保安团共43个团的兵力,对挺进师进行第二次“围剿”。挺进师在粟裕指挥下,针对敌人“大拉网”的战术,采取与敌人相向对进、易地而战的打法,经过半年艰苦、频繁的战斗,再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1937年9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同国民党浙江当局谈判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协议,10月,挺进师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结束了艰难曲折的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粟裕从1934年7月离开中央苏区以后,因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一度被推测已经牺牲。1937年5月在陕北召开的苏区代表会议上,他被当作烈士予以纪念。1938年初,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得知粟裕在浙西南坚持斗争的情况后,立即向延安报告:“粟裕还在。”毛泽东闻之非常高兴。
粟裕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中,作为地区的领导人之一和最高军事指挥员,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摒弃“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自觉地实行由正规军向游击队、由正规战向游击战和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创造了一系列适合浙南和挺进师特点的游击战战略战术和根据地形式,挫败了国民党军多次“进剿”和两次大规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有力地支持了主力红军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和邻近苏区的斗争。他对红军游击战“十六字诀”进行创造性应用和发展,提出“敌进我进”的游击战方针,在作战实践中总结出运用游击战术的六条原则: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不在消灭敌人,而在消磨敌人;支配敌人,掌握主动;积极进攻,绝少防御;飘忽不定,出没无常;越是深入敌人后方,越是容易成功。他还总结了作战行动的五条要领和游击队的行动方式等。
转战苏浙皖,威震日伪顽
1938年3月,粟裕率抗日游击总队开赴皖南,并入新四军序列,他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月,他任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向苏南敌后挺进。6月,他指挥先遣支队在镇江以南的韦岗进行伏击战,毙伤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数十人,击毁汽车四辆,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这是新四军在江南抗日战场的第一仗,首战告捷,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破除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随后,粟裕率所部在南京、芜湖、溧水地区抗击日军,先后指挥了小丹阳战斗、南京近郊袭击战、芜湖官陡门奔袭战等战斗,歼灭大批敌人,捣毁部分敌据点,很快打开了抗日局面。在小丹阳战斗中,他指挥部队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分散袭击敌人后方,粉碎了日军水陆并进企图聚歼第二支队的计划。在官陡门奔袭战中,他组织指挥第二支队一部以轻伤二人的最小代价俘敌57人,八分钟解决战斗,缴获大批枪支弹药。1939年8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粟裕任副指挥,同指挥陈毅一起,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东进北上、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粟裕是较早认识到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的共产党将领之一。他所撰的《游击战术讲授提纲》等文,论述了游击战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问题。他指出:抗战以来的事实证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只有正规军在正面进行的正规战争是很不够的,必须同时在敌人的后方开展游击战争,才能实现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最后把侵略者赶出去。
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及其所属主力北渡长江,成立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仍以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粟裕兼任参谋长,所属部队整编为三个纵队(旅)。粟裕协助陈毅制定了东进黄桥,开辟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决策,迅速取得了攻占黄桥、营溪和姜堰等战斗的胜利。10月,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调集重兵,向苏北解放区大举进攻。顽军有26个团三万余人,新四军苏北部队仅7000人。战役中,粟裕采取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以一个纵队守卫黄桥,集中两个纵队之兵力,伏击、迂回包围打强敌,歼灭敌装备最强的独立第六旅等,最终粉碎了四倍于己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并进占海安、东台等地,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打开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中共中央书记处为此指出,黄桥决战以后,“苏北大部为我占领并联成一片,此为华中最大一块根据地,对全国有绝大意义”。
皖南事变后,粟裕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他及时领导全区实行了以游击战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制定游击战与要点争夺相结合的作战方针。1941年2月,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投降日寇。粟裕被任命为新四军讨逆军总指挥,率部攻克泰州,歼伪军5000余人,并争取两个支队反正。后领导苏中军民先后粉碎了日伪对苏中区的三次大“扫荡”,大量歼灭敌人。为了掩护苏中根据地建设,策应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的反“扫荡”作战,他多次发动对日军的攻势作战,夺回一批重要集镇。他对苏中全区作了多层次、有纵深的战略布局,确定根据地的基本区域和重要基点,采取各种有效战法,坚决与敌人争夺,使其久占企图不能得逞,使苏中全区保持相对稳定。1942年夏,日军又开始对苏中区“清剿”。粟裕制定了以地方武装配合民兵就地坚持,主力部队实行外线出击,积极机动打击敌人,粉碎了日军的“清剿”计划。他发动群众改造地形,拦河筑坝,设置水下障碍,限制日军汽艇机动,组建了海防团,开展海上游击战,在临江濒海、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的频繁“扫荡”“清剿”和“清乡”,建成了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1944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粟裕审时度势,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精心组织了著名的车桥战役,歼灭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其中生俘24人,歼伪军500余人,摧毁碉堡50余座,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打通了苏中、苏北、淮北、淮南根据地的联系。车桥战役是华中抗战史上对敌震动最大的一次攻势作战,它标志着苏中敌我相持的平衡被打破,抗日斗争形势从此走向转折。在车桥战役中被俘的日军中尉山本一三敬畏地说:“这大概是你们新四军抗日以来在江苏省和日军作战最大的一次胜利吧”,“你们的粟裕埃拉伊(了不起)!”
同年12月,粟裕率第一师主力南渡长江。1945年1月,他到达浙江省长兴地区,成立苏浙军区,任司令员兼政委,继又兼任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领导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2月,国民党令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向新四军部队进攻。粟裕指挥所部在天目山地区巧设疑阵、诱敌冒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三次自卫反击战,共歼灭顽军1.3万余人,扩大了江南抗日阵地,率先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尔后的解放战争作了重要准备。日本宣布投降后,粟裕领导苏浙军民坚决消灭顽抗的日伪军,先后收复长兴、句容等十多座县城,苏浙解放区总面积达10.87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00余万。
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独立领导一个地区的全面工作,他的理论造诣、领导指挥艺术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始终以战略眼光通观全局,着眼全局决定本地区的方针和任务,适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与转换,进行作战方式、部队建设、政策策略的转变与衔接。他重视对部队的教育训练,吸收大批知识青年加入新四军,开办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培养人才,提高干部队伍的军政素质。他根据对敌斗争需要,富有远见地组建了海防部队,在对日伪作战中发挥了作用,并为后来组建华东海军打下了基础。他创造了许多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并在实践中予以运用和发展。他从实际出发,在艰苦条件下创建基本根据地,并在反“清乡”、反“围剿”斗争中,坚持公开武装斗争,使根据地不仅成为抗日游击战争的舞台,而且为抗战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准备条件。他在大力发展游击战争的同时,经常捕捉有利战机,以主力部队形成拳头,对日伪实行局部反攻,同顽军进行战役决战,利用反顽斗争,完成了主力部队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其间,所撰《由正规战转变为游击战的一些问题》《现代战争中的参谋工作》《苏中斗争形势》等文章,对如何在日、伪、顽三方夹击的复杂环境中发展平原水网地带的敌后游击战、建设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加强部队建设、适时而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等,作出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曾山在传达中共七大精神报告时说,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高度评价粟裕的军事才能,预言“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粟裕作为地区党的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员,为创建苏中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华东战区负责战役指挥的主将
抗日战争胜利后,粟裕率部回师江北。1945年10月初,中共中央电令成立华中军区,并决定粟裕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粟裕电请中央任命张鼎丞为司令员,他任副司令员,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并任命粟裕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这是他“一让司令”。随后,他指挥高邮、邵伯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采纳他的建议,改变太行、山东、华中三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7月起,他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余人,与进犯的12万美械装备国民党军作战,七战七捷,每战均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个半月中歼国民党军5.3万余人,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中央军委8月28日发电,把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的胜利通报全军,要求“各区仿照办理”。
10月山东、华中野战军会师后,中共中央决定两军集中行动,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随后指挥涟水、盐南战役。12月,粟裕协助陈毅部署指挥了宿北战役,此役经四昼夜激战,全歼国民党军2.1万余人,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一次作战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为以后打更大的歼灭战创造了条件;继而又指挥鲁南战役,歼敌5.3万余人。宿北和鲁南两战役,使华东战区胜利地实现了由局部转入纵深作战的转折。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仍负责战役指挥,先后指挥了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役。
在莱芜战役中,他率部“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全歼北线之敌七个师5.6万余人,再创解放战争一个战役歼敌兵力之新纪录,俘敌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等将领,收复县城13座。战役结束后,陈毅在接见新华社记者时说:“我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在孟良崮战役中,粟裕根据战场情况演变,改变以往先歼弱敌或歼翼侧、孤立之敌的传统打法,采取“虎口拔牙”的战法,以“猛虎掏心、挖歼强敌”的果敢决心,将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之师、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从敌重兵集团中央割裂出来,予以歼灭。经过激战,全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孟良崮战役是一次大规模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战役,是解放战争以来,华东野战军第一次从正面摆开阵势同强敌较量的一仗,充分显示了粟裕卓越的指挥艺术和超人的胆略。陈毅盛赞粟裕这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8月,粟裕同陈毅一起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9月,陈、粟渡过黄河,立即部署和指挥了沙土集战役,全歼敌整编第五十七师,迫使敌人从山东和大别山抽调四个整编师来援,有力地策应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后,他率部挺进豫皖苏边区。他体察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于1948年1月、4月提出三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为中共中央采纳。5月,陈毅奉调到中原工作,中央决定让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二让司令”,提出保留陈毅在华东野战军的职务。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6月,他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随后指挥华东野战军八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两个纵队进行豫东战役,歼国民党军九万余人,取得了大规模攻城打援作战的胜利,改变了中原、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打乱了国民党军防御体系,为尔后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他又指挥了济南战役,攻克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济南,歼敌十万余人。此役,拉开了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序幕。
9月24日,粟裕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原、华东野战军并肩作战,于11月6日发起淮海战役。11月8日,他与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联名提出,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重要建议,为中央军委采纳,对扩大淮海战役规模,发展成为南线的战略决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战役中,他作为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共歼敌44万多人,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淮海战役是以少胜多的典范。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整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仍代理司令员、政委职务)。4月,在渡江战役中,他指挥所部追歼逃敌五个军于皖南郎溪、广德山区,随后解放南京、杭州。5月下旬,他精心组织指挥上海战役,歼敌主力八个军15万人于上海外围,使上海免遭严重破坏。而后,他指挥三野肃清浙、闽残敌,解放华东沿海岛屿,受命担任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积极进行解放台湾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9月,他在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刘伯承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是粟裕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他准确把握战争的内在规律,将辩证法运用于作战指导,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其间,他所作《莱芜战役初步总结》《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和华野一九四九年六大任务》,以及所起草的一系列重要文电等,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人民军队建设方面的问题。他富有战略远见,善于关照战略与战役和各战役、各阶段之间的联系,以其非凡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多次向中央提出极富建设性的建议,使中央的战略方针更为完善,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嘉许。他胆略超人,敢于斗争,积累了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他用兵灵活,不拘一格,善于从战场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捕捉战机,掌握战场主动权。他敢于集中兵力,善于转用兵力,真正抓住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精髓。粟裕指挥的许多著名战役,已永远载入人民战争的光辉史册,他的战役指挥艺术,是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致力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949年10月,粟裕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51年11月任军委副总参谋长。12月,粟裕到北京就职,分管作战、训练、军校、海军、空军和陆军特种兵等部门的工作。1954年11月,粟裕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粟裕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深入研究国防战略,制定作战计划,探索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作战指导和国家战备等问题,提出诸军种、兵种建设方针和富有战略创见的设想,使总参谋部在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1952年,他在《确定战略方针制定国防建设计划》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应当首先确定国家的战略方针,并以此制定国防建设计划的重要思想,始终强调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1956年,中央军委确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他为具体贯彻这一方针,提出和实施了全国积极防御体系的建设。他致力于未来反侵略战争指导规律的探讨和研究,认为应根据新情况,研究新的作战形式,提出了原子武器威胁下我军的作战指导思想,领导草拟了作战预案。他陆续提出关于诸军兵种建设的指导思想、重点和途径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得到中央军委的重视与采纳。在向中央军委呈送的《在原子时代关于陆海空军军事建设方针的建议》中,他提出,建设一支比较强大的空军和防空力量,应成为全军建设的中心环节;建议目前海军建设应以鱼雷快艇、潜艇和水鱼雷轰炸机为重点,等等。为了适应现代作战的需要,他力主我军必须实行统一编制、统一装备、统一训练、统一纪律、统一制度,并积极参与领导了我军的正规化建设。
1956年11月,他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8年在所谓的反教条主义中受到错误的批评。同年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72年,他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在军事科研领导岗位上,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继承、丰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敏锐关注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反侵略战争的需要,探讨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规律。他参与领导了军事科学院的创建和军事科研方针、原则、方法的制定,建设了一支学术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提出要在军事领域解放思想,研究和回答现代战争提出的新问题。在他担任军事科学院领导职务的20多年中,军事科学院编写了合成军队各级战斗条令和战役学,修订了共同条令,并在战史、外军、政治工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为加速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高我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学术水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粟裕在军事科学院任职期间,还先后担任了其他重要领导职务。1967-1968年、1975-1982年他两度担任中央军委常委。1980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他在参与党和国家、军队领导工作的同时,时刻不忘对军事理论和现代战争规律进行研究、探索,抱病精心撰写战争回忆录。1979年1月,他先后在军事学院和中央党校作了题为《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的报告,标志着他的军事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他系统阐述了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我军作战指导、战略战术以及战场建设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具体设想。他的讲话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对当时全军正在进行的战争初期问题的讨论起到重要的理论导向作用,也为新时期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调整和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是粟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新时期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贡献。
粟裕的有关著作粟裕的主要著作有《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军事文集》等。他的军事思想,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指导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对主要由他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部队的建设与发展及作战的胜利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1984年2月5日,一代名将粟裕病逝于北京,享年77岁。粟裕逝世后,他的夫人楚青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转述了他生前的意愿:“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活着,见到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