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陈毅做了什么让毛泽东连批四个“很好”?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兵锋直指上海这座大都市。上海战役发起前,陈毅提出了“入城守则”的草案,毛泽东看到后批复了八个大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一个“入城守则”为什么能让毛泽东阅后如此“激动”,连批示四个“很好”呢?这还要从上海战役的特殊性和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说起。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帝国主义利益在华最集中的地方,还是远东第一国际大都会。上海战役怎么打牵动着中国人民乃至世界的目光。

蒋介石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勒令麾下“死守”以待国际局势变化,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更是扬言要让上海变成“第二个斯大林格勒”。如果只重军事问题而不考虑政治问题,解放上海的局势很有可能变得复杂化。

国内国外有不少人认为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即便能打下上海,也没有能力进行“管理”,在等着看“笑话”。所以毛泽东才会说,打上海不仅要军事进城,还要政治进城。其难度和复杂性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倘若在战役中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导致上海被“打烂”“打毁”,那么即便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也掩盖不了政治上的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毅提出包括“不准开炮”“不入民宅”等“入城守则”无疑是极具政治眼光和大局意识的。事实也证明,正是因为有着严明的军纪和高瞻远瞩的政治意识,上海解放后,那令举世震惊的一幕才发生在人民军队身上。

枪声停息后的早晨,上海市民惊奇地发现,马路两边的地上睡满和衣而眠的解放军战士。随后,相关照片出现在了西方多个国家的报纸上,让无数人感叹“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军队”?

不仅如此,上海解放后,陈毅还积极团结争取知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各界人士,对进步的原国民党政府的工作人员也量才录用,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广阔胸襟,顺利实现了从百战沙场到十里洋场的跨越。

回过头来看,上海战役之所以意义非凡,正在于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把保护人民群众的权益看得比战场上的胜利更重要,他们口中的“团结大多数”也绝不是一句空话,共产党不仅能“打天下”,更能“坐天下”。

今时今日,在和平时期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共产党人仍在一次次让人想起当年上海街头的一幕幕。抗洪抢险的大堤下,无数子弟兵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和衣而眠;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党员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只有胸怀这样理念的政党,才能一直被群众所信任和支持,不论何时何地,都如同植根于大地土壤中的大树一样,保持着源源不绝的旺盛生命力,不惧任何风吹雨打。

上海战役中陈毅和共产党人给出的答卷,对于今天的工作,仍旧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来源:中新网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