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王有德: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

王有德(资料照片)

王有德,字叔邻、又作茹苓,1897年生于云南文山。

1918年,王有德考入北京大学德语系预科班,在这里开始涉猎马克思《唯物史观》等著作,成为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一。

1919年,在五四爱国运动中,王有德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1920年3月,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坚分子在北京秘密发起成立了国内最早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王有德是19名发起人之一。同年11月,王有德加入由李大钊创建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出席了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组织研究会工作的同时,王有德与研究会成员裹粮步行到北京郊区的长辛店铁路、门头沟煤矿等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1921年初,王有德、邓中夏等7人组成“五一”运动委员会,组织领导1000多名长辛店铁路工人举行了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会上喊出了“劳工万岁!”“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宣布正式成立“长辛店工人俱乐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会组织。

与此同时,王有德还担任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机关刊物《工人周刊》北京劳动通讯社的编辑委员,撰写了大量稿件,为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进步思想作出了突出贡献。1922年,经罗章龙介绍,王有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王有德毕业后留在北大德语系任助教。大革命失败后,王有德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任营长。1927年8月1日,他在代理军长兼二十四师长叶挺的率领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王有德随部队撤出南昌。因所在的第十师师长蔡廷锴率全师5000余人脱离起义队伍,王有德被迫随部队到了福建。随后,十一军在江西扩编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王有德先后任补充团团副、团长,七十八师上校参谋处长等职。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王有德所属的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抗战。王有德身先士卒,全师官兵英勇作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因战斗异常激烈艰苦,王有德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年仅35岁。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