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商溪河畔慰英魂

11月3日,深秋的商溪河畔,满树橘黄橙香。

沿着尚未竣工的省道柳官线进入官石路,来到石门县磨市镇黄龙岗村陈振亚烈士故居,一座古朴的土家木屋映入眼帘。门额上方,邵华将军亲笔为父亲陈振亚题写的“陈振亚烈士旧居”几个金字,赫然醒目。

“这就是陈振亚烈士从小生活的地方!”走进故居,讲解员田娣向几位长沙客人,讲述陈振亚烈士壮怀激烈的一生。

“一条腿的长征”

陈振亚,原名陈苏,1903年12月出生于贫寒家庭,年幼丧母。陈振亚12岁给地主放牛,伺候地主少爷时瞟学文化,渐通文墨。23岁,他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结识黄公略,后参加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随部队上井冈山。1930年1月,红六军成立,陈振亚作为高级干部被调到红六军,后改为红三军,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指挥下作战。

陈振亚在进军万载的战斗中,左腿负重伤,1933年因左腿伤势过重被截肢。后来,他回到家乡石门,以平民工厂工人的公开职业作掩护,发展7名共产党员,建立党支部,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坚持地下斗争。

最让人感动的是,1936年7月,陈振亚卖掉家人棺木,筹得30块光洋作盘缠,开始“一条腿的长征”,历尽艰辛赴延安,进入抗大第三期二大队四队学习。经林伯渠介绍,与湖北京山人张文秋结婚,生下女儿邵华。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1939年5月,栒邑国民党军伙同地方武装制造“栒邑事件”,陈振亚架着双拐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毙伤百余敌人,受到中央军委传令嘉奖。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派一批荣誉高级干部去苏联养伤,陈振亚途经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时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扣留。1941年6月13日被盛世才暗杀于医院。陈振亚牺牲后,组织上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陈潭秋代表党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烈士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烈士优秀的革命才能和革命修养,以及崇高的革命品质,是永垂不朽和永远值得人们学习与纪念的……”

颇为传奇的是,陈振亚的女儿邵华嫁给毛岸青,其妻张文秋与第一任丈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则嫁给毛岸英。

红色基因滋润人心

烈士牺牲,换来长久安定;红色基因,浸润滋养人心。

“1998年以来,我们多次改造修缮陈振亚烈士故居,申报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2015年,投入50万元,专门从湖北请来工匠,修旧如旧。”石门县文旅广体局局长周明贵介绍。

开辟《毛泽东亲家——陈振亚烈士展》专题展、编撰出版多本红色读物、开展祭英烈活动……石门县形式多样地讲好陈振亚烈士故事。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石门编撰《100个石门红色故事》等“三个一百”红色引领系列读本,将陈振亚烈士先进事迹纳入其中,面向全县干部群众发放2000套读本。开辟石门县党史陈列馆,对陈振亚烈士事迹专题展览,累计有省、市、县干部群众4000余人次参观。针对全县中小学生精心打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石门人民革命史》《传承红色基因,爱我家乡石门》两堂公开课,宣讲陈振亚烈士等革命先烈故事,已覆盖全县156所中小学、6.5万多名中小学生和教师。

“今年5月以来,故居已迎接100多批次游客。让更多人学习陈振亚的革命精神,既是对烈士的慰藉,也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磨市镇党委书记杨年国介绍。

“红色环线”呼之欲出

石门是红色的热土,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000多人,王尔琢、蔡晴川、陈振亚等人最为著名。

石门县委制定实施“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红色引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总投入635万元,修建4.4公里环线,解决陈振亚烈士故居周边的交通瓶颈,与王尔琢烈士故居、郑洞国将军墓,连点成线。目前,该道路即将挂网招投标,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通车。

重点恢复设计陈振亚烈士故居,恢复生活起居、物品陈设,解决遗留问题,配套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结合磨市镇特点,投入24万元,请来上海设计团队,打造“将军故里、红色磨市”主题公园,设计陈振亚等烈士人物浮雕和事迹展览。

“陈振亚烈士故居是石门红色旅游线路上的重要一环,我们与其他红色资源整合,合力开发建设,整体塑造,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红色精品路线,形成石门红色旅游品牌。”周明贵介绍,在长沙橘子洲举行的第21届湖南石门柑橘节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红色石门人文游精品线路,陈振亚烈士故居就是重要景点之一。

“陈振亚烈士故居是石门重要的红色遗址,我们正为陈振亚烈士故居申报省级文保单位。故居全面提质指日可待,一条红色旅游环线呼之欲出,引领乡村振兴。”石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蕾说。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