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的枣南彭家冲山峦起伏,巍巍团山岭松柏苍翠。在革命老区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彭家冲,人们至今还在传颂着土地革命时期率部反“围剿”,英勇杀敌,壮烈牺牲于此地的红26师师长赵輖烈士的英雄事迹。
一代骁将出高平
毅别饮马河,扬鞭奋金戈。
掀翻旧世界,砸烂铁枷锁。
方擒中原鹿,又破北城贼。
梦断收复旅,魂鼓进军歌!
这首悬挂在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赵輖纪念馆内的诗作,是山西诗人张宝龙为纪念在枣阳熊集镇彭冲战斗中牺牲的黄埔英杰、红军骁将——红26师师长赵輖烈士而创作的。
赵輖,又名赵莘仁,字乘之。1907年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一个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四。赵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革命活动家和红军将帅之一,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其事迹被收录于《黄埔军校将帅录》《中国苏区大辞典》《中国革命根据地大辞典》等权威典籍中。
赵輖从小就崇尚英雄,为人仗义,喜欢打抱不平,自幼立志精忠报国。1923年8月,年仅16岁的赵輖与同伴宋吉孩来到太原,经过层层选拔,顺利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第51班就读,与薄一波、徐向前、程子华等人成为校友。1925年底,赵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历尽艰险来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1926年3月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升学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入步兵科第2团第4连。在校期间,赵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党小组负责人,聆听了周恩来、恽代英、彭湃和陈延年等人讲解国际国内形势及党的纲领任务等课程,逐步培养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八一”南昌举义旗
1926年11月,北伐军节节胜利,一路高歌猛进,前线急需军事人才,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提前毕业派往前线。赵輖被分配到独立第十五师贺龙所部,任国民革命军排长、副连长。1927年8月,他随队伍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贺龙起义主力部队20军第3师教导团第8队任队长。8月5日,起义军失利被迫分批撤退,赵輖所在的教导团随部队离开南昌,向抚州、宜黄、石城、瑞金、会昌一带转移。1927年9月23日,起义军先后进驻潮州、汕头。9月30日,国民党反动派调集3万多兵力向潮汕进逼,起义军撤离汕头,红色政权仅存在了7天(史称“潮汕七日红”)。
起义军撤离汕头途中,赵輖在掩护作战时与主力部队失散。为了恢复与党组织的联系,赵輖历尽艰辛前往上海寻找党中央。10月的上海天气渐寒,只穿着一套单衣的赵輖因病伤而持续高烧。尽管如此,他还是抱病写下《关于南昌暴动中二十军的斗争情况报告》。赵輖几经周折,终于与党组织恢复了联系,并将《报告》递交给了中共中央。这份3000余字的《报告》真实反映了二十军从起义到南撤的情形,详细分析了部队失利的原因,使党中央及时了解到了这次起义的真实情况。目前,这份弥足珍贵的《报告》与周恩来、张太雷、刘伯承、李立三等给党中央的报告信,一并作为研究南昌起义的珍贵史料收藏于国家档案馆。
豫南兵运建奇功
1928年至1930年间,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下,康复后的赵輖和邓萍、程子华等先后在驻河南唐河县的国民党樊钟秀部开展兵运工作。他隐瞒真实身份,团结多方力量,策划了几次兵变行动,并掩护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军官。
1928年5月,在河南南阳建国军教导团做兵运工作的赵輖,因兵运失败被中央军委派往驻马店,居住在铁路区5号房,协助驻扎在河南确山的岳维峻部王绍猷的第二混成旅做兵运。赵輖通过关系安排程子华为政治处副官,并及时将兵运情况汇报给了中央军委及周恩来同志。1928年7月,赵輖根据军委指示,协助在该旅成立了党组织,由张维琛、赵品三、程子华、曹祖谦、周凯、宋子云、姚俊明等组成党支部,发展党员70余人,并在14个连成立了党支部,为武装起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程子华、赵品三等人称赞赵輖“善于团结人,聪明活泼,方法多,口才幽默生动,长于军事教育”。1929年3月,由于该部要调往湖北武昌整训,中央军委安排石仲伟(陕西人,黄埔四期生,由赵輖介绍入党)同志接替赵輖,协助程子华策动起义,将赵輖、南汉宸另行安排到杨虎城部做兵运。
1929年10月14日,由程子华等领导和策动的震惊全国的“大冶兵暴”成功发动。“大冶兵暴”走出了程子华、何长工、田维扬(1955年中将,枣阳吴店人)、赵品三等一批开国将帅,后被中央军委和周恩来同志誉为“模范式的大冶起义”。纵观“大冶兵暴”全过程,赵輖尽管没有直接参与和指挥,但他在起义前期协助部队做了扎实而有效的党建和思想工作,为兵暴筑牢了思想和组织基础。被大冶兵暴领导人之一的赵品三称为“大冶起义及追悼的同志”之一给予了高度肯定(《大冶文史资料》第八辑)。大冶兵暴,赵輖功不可没。
鄂北“围剿”献忠魂
1930年12月,蒋介石在发动对江西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的同时,命令国民党驻襄阳第51师范石生部和驻枣阳的第48师徐源泉部对襄枣宜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企图一举歼灭鄂北起义建立起来的工农武装红26师,彻底摧毁襄枣宜革命根据地。
1931年1月,敌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国民党军出动48师、51师两师14个团共1.7万人,并纠结一批地主反动武装,兵分两路从襄阳、枣阳对根据地进行夹击。由于敌强我弱,红26师蒙受了重大损失,第一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在此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于1931年2月作出了《关于鄂豫边特委的工作决定》,确定鄂豫边特委直属中央领导,同时向襄枣宜根据地派出军事干部。中央军委任命赵輖为红26师师长、毕昌茂任政委、何尚志任参谋长,以充实和加强对红军队伍的领导,争取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襄枣宜苏区的军事进攻。
赵輖到任后对部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训。他利用作战间隙向部队官兵宣传革命道理,要求部队服从命令听指挥,严肃军风军纪,保护群众利益,“使红26师军风军纪为之一振”(《雪怀关于鄂豫特军事工作报告》,1931年10月)。
1931年3月上旬,敌人集中兵力向襄枣宜根据地发起了第二次“围剿”。国民党第51师302团和辎重营占领了苏区琚湾镇,赵輖带领红26师迅速由宜城东部开往枣阳西部迎敌。红军将士冒着密集的炮火,向敌人发起了勇猛冲锋,敌军仗着优势兵力和武器顽固抵抗。在激烈的战斗中红26师参谋长何尚志受伤被俘,英勇不屈壮烈牺牲。面对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赵輖率领部队以守为攻,梯次向南撤退。途中与从平林李楼开来的敌51师151旅王甲本部发生激战。王甲本生性残忍,在鄂北“围剿”期间纵兵烧杀抢掠,被苏区军民称为“王屠夫”。在战斗中红26师遭到敌51师猛烈的炮火攻击,只好向枣西南熊集方向迂回运动。
当部队行至熊集镇东南的彭家冲团山时,又与敌48师徐源泉部遭遇。敌人抢先占据制高点,利用有利地形向我军投掷手榴弹。后有追兵,前有堵截,战争形势非常严峻,但赵輖临危不乱,命令部队兵分三路向团山主峰进攻。他身先士卒,高喊道:“同志们,冲啊!”一口气把携带的30多发手枪子弹向敌人打去。红军战士前赴后继,奋勇冲杀,与敌人展开了殊死争夺。数小时激战,终于突破防线攻上山头,将这股敌人击溃,并活捉敌军50多人。不幸的是,赵輖在指挥战斗中被敌人的手榴弹炸中,因失血过多而壮烈牺牲,年仅24岁。赵輖的牺牲是襄枣宜革命根据地和红26师的重大损失,之后该师由程克绳接任师长,率领部队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
赵輖青年考入省立国民师范,继而进入黄埔学习、随后投身北伐战争,接着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负伤后接受组织安排打入敌人内部从事兵运,直至率军参加鄂北反“围剿”。他把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红色事业,用壮丽的青春唤起了民众觉醒,用年轻的生命兑现了对党的信仰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