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巡查发现的早,这片良田就变成鱼塘了,而不是绿油油的油菜。”12月初,站在沙洋县拾回桥镇老山村的一条田埂上,沙洋县回桥镇人大主席指着永久基本农田介绍,得益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镇、村、组耕地保护四级巡查机制,现在每一块田都有人管了。
信息员+巡查员,村里建起耕保协会
11月底,雨后乡间小路,颇为泥泞,但纪山镇付场村8组信息员吴祥文一大早就开始了耕地保护巡查。
“我们组48户、808亩地、103块水田、7个鱼塘,这些耕地和鱼塘,我们每隔两天,就要巡查一遍。”吴祥文说,按规定,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养鱼、建住宅……我们一旦发现有占用耕地的现象,就立刻向村委会汇报。”有时,吴祥文还会在巡查的时候,用喇叭播放“六个严禁”“八个不准”等耕地保护宣传音频。
“每天我必须到田里转一转,心里才踏实”。除了日常巡查外,李市镇彭岭村2组的信息员彭家炳还在村里组织了一个耕保协会,经常组织活动,让更多村民参与到耕地保护中来。
如果违法行为没被信息员及时发现怎么办?沙洋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村组信息员日常巡查,每个行政村还由村支书兼任巡查员,每周开展巡查至少1次;每个乡镇由分管领导兼任监督员,每月实地抽查至少1次,每次抽查比例不能少于行政村总数的30%,而且每季度必须对公路干线、铁路沿线、运河沿线、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巡查1至3次。这相当于给耕地上了“多重保险”,只要有乱占耕地现象,马上就会被发现制止。
目前,沙洋县共有2591名组信息员、266名巡查员、14名镇监督员,及时发现制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林果业、挖塘养鱼、建住宅等违法行为24起,避免了近200亩耕地遭破坏。
人防+技防,空中无人机拍天上卫星照
沙洋是农业大县,保护耕地,要人防,还要技防。
沙洋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宁良军介绍,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沙洋建立了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各镇镇长和县直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均为联席会议成员,通过专题会议的方式,定期研究制定全县耕地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等措施,尽量让各类建设少占或不占耕地。
为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管理、行业监督、部门配合职责,沙洋县明确,各镇对耕地保护工作负总责,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同志是具体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分片包保,合力负责。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无人机巡查监测范围大、机动性强、巡查精度高的优势,借力国土云、平安沙洋、智慧畜禽、森林防火、不动产等大数据监管平台,开展“大棚房”、农村违建别墅、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排查、大整治,查处破坏耕地行为6起,拆除违法建(构)筑物4300余平方米,复耕土地5000余平方米。
耕地保护质效好不好,要靠事实说话。为此,沙洋县每半年就要对各地耕地保护情况开展监测,借力卫星遥感等现代技术,客观评价各地工作绩效。县委县政府已将耕地保护纳入乡镇领导班子年度实绩考核,倒逼各地履职尽责。
今年1月至10月,自然资源部下发沙洋县监测图斑415个,监测面积8549.6亩,涉及耕地面积6009.57亩,其中发现违法问题3个。省自然资源厅下发耕地保护例行监测疑似“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图斑16个。
为加快整改,沙洋县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农业农村局合整改,及时将疑似“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核查事项,条目式地告知相关乡镇,明确整改时限。前不久,在全县土地卫片执法专题会上,两名镇长因对“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监管不严、整改不力被通报批评。经过集中整改,目前,全县违法占耕比0.96%,预计年底前违法占耕比降为0。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刘志红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