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内李达塑像
你温和的目光一直如阳光吗
老校长
我就站在你不朽的像前
感知七十五年前你的声音和微笑
站在你的面前
我想哭
让泪水浸洒你深深的足迹
看你的脚窝里
如何生长出一株又一株优秀的乔木
据武汉大学校史馆讲解员何承骋介绍,这是李达先生去世三十多年后一位武大学子深情写下的诗句。
世人知李达,多因他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鲜少有人知道,他是武大校史上任期最长的“老校长”,直到今天仍被视作开武大之学风、师风的标杆人物;他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先驱。
我们从珞珈山出发,踏上了寻访李达先生遗迹的道路,试从历史的文字与前辈的口述中,重走李达的一生。
李达大事年表
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
提及李达的理论成就,汪信砚教授滔滔不绝:“李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少有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汪信砚教授一口气罗列出数个李达饶有建树的领域,钦敬之情展露无遗。
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军人才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灵魂人物,汪信砚率先着手《李达全集》的编撰工作,于2010年将选题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于2016年正式出版。在此之前,汪教授的导师、李达的学生陶德麟所著的《李达文集》是关于李达思想理论汇编的集大成之作。汪教授团队的工作则弥补了李达没有全集的缺憾。
汪信砚提出的“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的说法在李达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得到了验证。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经济学大纲》《法理学大纲》《唯物辩证法大纲》等著作,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名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汪信砚的导师陶德麟曾表示,毛泽东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就是通过读李达的著、译作品完成的。
汪信砚将李达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方面的成就主要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传播,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系建构。
我们从汪信砚的讲解中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指五四运动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传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四运动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阶段称为启蒙传播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27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称为系统传播阶段。”
“第一个阶段传播的最高成就就是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第二个阶段的标志则是李达的《社会学大纲》,《社会学大纲》的出版就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系统传播的结束。所以李达时常被我们称为马克思主义启蒙大师,他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贡献最大的人之一。”
在第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唯物史观的传播。汪信砚补充道,囿于时势,这个时期学界实际上是以社会学的名义做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彼时的马克思主义被集中理解为唯物史观,因此就有了《现代社会学》这部以社会学之名研究唯物史观的著作。这本书对唯物史观作了当时最为系统的阐释,“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启蒙传播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理解的最高水平。”
在第二个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李达就是这场唯物辩证法运动的主将。1929年至1932年,他先后翻译出版了多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著作,其中,《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对唯物辩证法作了系统阐述。李达撰写的《社会学大纲》更是系统传播阶段的重要标志,它是中国人自己撰著的首次系统、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系统传播阶段的基本结束。毛泽东称赞该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而且称赞李达是“真正的人”。
李达与毛泽东
李达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寻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这也是李达留学日本但弃学理工科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李达是少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最早探索者之一,而且在这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两部著作——《社会学大纲》和《唯物辩证法大纲》。
《社会学大纲》中所构建的“实践的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体系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汪信砚教授特别强调说:“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远远走在时代前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展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这个讨论延续至今,通过长期的讨论才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大体达成共识。而李达不仅在30年代中期就已明确主张和系统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构建了一个‘实践的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体系。”
《唯物辩证法大纲》是李达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第二个文本,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李达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上卷,汪信砚的导师陶德麟正是李达编写该书时的得力助手。这本书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学大纲》原有的诸多理论特色,着力总结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系统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中国风格。
李达与陶德麟、王玄武等在一起
武大人心中永远的“老校长”
李达先生除了在学术理论界创新开拓,更在那个年代的教育战线上躬耕不辍,曾经在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各地高校担任过重要教职工作。
现年93岁的武汉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朱传棨是1958年秋应李达邀约赴武汉大学任教的,朱传棨在2021年专门写就《李达和王会悟在建党初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大贡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文,缅怀武大人心中永远的“老校长”。
朱传棨忆起往事历历在目,他向我们透露了“老校长”许多鲜为人知的工作细节。
1956年,在李达的筹备下,武汉大学哲学系重新建立。为了弥补师资缺口,李达专程到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去招贤纳士。朱传棨表示,彼时他已经决定留校任教,但还没正式分配,于是和另外几位毕业生被李达邀请去谈话。
李达热切地跟他们说:“一些老先生老专家都不愿意回武大啊,他们推荐你们这些年轻人去干,我想聘你们回去上课!”
“老校长满面笑容,没半点架子在门口欢迎我们,和我们一一握手,一下子就打消了我们紧张的心情。我们说我们还很年轻,还需要学,他说我也是从年轻干起来的,年轻也没关系,年轻人十年之后一个顶两个,老先生十年之后一个就顶半个了。”
就这样,几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在得到武汉大学校长、学术界泰斗的认可和关爱后来到了武汉,大多数人一生都留在了武汉大学,留给了三尺讲坛。能够留住他们的,不只是见面时的和蔼可亲,更是此后多年的悉心关怀。
朱传棨说:“年轻的教师结婚、生小孩,经济负担重的,他会主动借给你钱。经济困难的学生们,比如我们的第一届学生,1956年因为高考生源不足,许多学生都是农村动员来的,李达会给他们发放助学金。”自小在武汉大学长大的老职工汪师傅也提起:“李达校长过年还会请没回家的学生们一起吃年夜饭。”
李达与武大学生们在一起
与李达在日常生活中的平易近人形成反差的是他在教学上的严格要求。
朱传棨告诉我们,李达要求老师们在正式上课前都要写好完整的讲义,并进行试讲和评议。“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耽误。他还会检查我们的讲义,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作为李达校长曾经的工作伙伴,朱传棨表示李达在教学方面的较真至今令他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他的较真,在教学和科研中,武大逐渐培养出了良好的师风师德。”
作为武大马哲学科的一代接力者,朱传棨特别提到:“李达有个传统,在一个学科内培养出互相配合、团结一致的老中青学者格局。如今我们这个学科已经有四五代了,但是从上到下、从老到少都还比较团结、懂得配合,尽管每个人的专业方向不完全一致,学术见地可能不同,但都可以协调沟通、互相尊重。”
李达与学生在北京合影
当被问及李达对他们最大的影响时,朱传棨和汪信砚都提到了一个词——“信仰”。
朱传棨举了一个例子:“李达在暨南大学作讲演的时候曾经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殴打,国民党说他是共产党的头目,要抓他迫害他,并且打断了他的右胳膊。但是李达说‘打断我的右胳膊,我用左手来写’。”正是因为坚定的信仰,李达在国统区的很多大学里都留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身影。
汪信砚也表示:“在师门传承之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具体知识可能过时,但是信仰却让人终身受益。”
李达在武汉大学长达14年的办学实践中,在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建设方向、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中心和科学重镇建设,以及大学民主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首任校长,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从百年前嘉兴的画舫到昔日武昌育人的学堂,武大人对李达总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至今,武汉大学梅园操场旁的小树林中还矗立着李达先生的雕像,老校长那一双深邃的眼睛平静地望向前方。
探访武汉大学李达故居
李达故居
武大退休职工汪师傅自小在学校附近长大,和妻子在武大工作了13年。退休后,他每周六都会在樱顶给师生和来访的游客讲解古建筑的历史,对李达校长在此工作生活十余年的故居也是了解颇深。在汪师傅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走进了武大校内的李达故居,如今的武汉大学党委统战部。
汪师傅表示,李达故居是20世纪50年代由他参与设计的居所,几十年来基本保持着原状。移步至地势较高的故居后方,汪师傅介绍道,“如果从上方鸟瞰整个故居,可以发现故居的几栋建筑形成了一个‘干’字,这是李达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实干精神的体现。”
踏入故居内部,虽然里面的房间已经用作党委统战部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但是基本陈设都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木地板、木质门、半圆形拱门通道以及老旧的黄木窗棂渗透着岁月的痕迹。
党委统战部的周琛老师在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特意带领我们去到了故居最靠里的房间——李达史料储藏室。李达当年伏案办公的书桌上陈列着他那张最常见的办公照的原版底片,材质粗劣的红木板现在已经老化开裂,黑白的胶纸四角卷边。
在这张老旧的照片背后,是一张修复翻新后装裱起来的新照片,它们一前一后、新旧错落放置着,正如李达的精神,历久弥新。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