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米、一壶油、一只虾……“十个一”的强强合作有大作为


阳初三月,蜂蝶翻飞,花香四溢,湖北荆门市沙洋县70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汇成金色海洋。

3月22日,在荆门·沙洋第十四届油菜花旅游节开幕之际,沙洋县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十个一”产业发展技术服务作为校县合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和科研成果优势,推进沙洋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代农业人才教育培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形成产学研结合、农科教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新模式,为沙洋县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

据介绍,华中农业大学将围绕沙洋县“一袋米”“一壶油”“一只虾”“一头猪”“一枝花”“一条鱼”“一篮菜”“一只鸡”“一头牛”“一个绿色食品加工园”及其他特色产业,重点在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技术研发与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科技示范、美丽乡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沙洋。沙洋作为油菜大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菜籽油之乡”和湖北唯一的高油酸油菜生产基地。30多年来,荆门沙洋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和团队向油菜遗传育种高峰攀登的重要驿站。

“对沙洋我是很有感情的。”傅廷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985年9月,他与当时湖北省农业厅技术员梁华东背着两袋油菜种子,乘了一天的长途汽车,把种子送到沙洋农民手里。

沙洋地处江汉平原,气候、土壤适合油菜的生长,是长江流域最适合种植油菜的区域之一。“30多年来,每到油菜生长的关键阶段,我都会来荆门沙洋两三次。”傅廷栋说,早期的研究条件艰苦,沙洋的干部群众给了很多的帮助。

菜花开正当时,满地金黄沐春风。沙洋作为油菜大县,建有国内首座油菜文化博物馆,已经连续14年举办油菜花节,承办了2届湖北油菜花节,持续打造从油菜籽品种研发、种植、加工、销售等油菜产业拓展到油菜文化博览的全产业链条,在第30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中国(武汉)国际食品交易会上,“农谷壹号”高油酸菜籽油、“荆星”初榨浓香菜籽油摘获金奖。

去年9月29日,由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油菜微垄播种机、油菜条播飞播无人机等新型设备亮相荆门,填补了我国油菜无人种植技术与装备的空白。

“油菜花就是最美的致富花。”沙洋县委书记陈威介绍,沙洋充分挖掘油菜的多重价值,大力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团队研发的高油酸油菜,对油菜全产业链布局,以7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拉动了近30亿元的全产业链。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沙洋县将把示范基地建设纳入地方的建设规划,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基地建设,同时设立专项合作基金,每年基金额度不低于1000万元。

“沙洋境内河渠纵横,非常适合小龙虾养殖,可实现年产量近7万吨,产值近20亿元。沙洋出产的楚玉小龙虾,很受欢迎。”谈及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陈威介绍,“沙洋目前重点实施‘一壶油、一袋米、一只虾、一头猪、一枝花’农业产业化‘五个一’工程,已基本形成‘一壶油、一袋米、一只虾’3条全产业链。”

“将选派骨干为沙洋进行相关科技人才培训和新型产业工人培训,优先将合作产生的科技成果在沙洋进行转化推广,保障优化技术实施于科研、试验示范项目。”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表示,该校还将选派专家担任沙洋县相关产业的科技顾问,为当地的科学决策、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等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指导。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