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数据智能化控制系统项目。”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沙洋经济开发区的湖北洪森实业(集团),在新建的一栋厂房里,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精心安装大数据智能化控制系统设备。县农业农村局产业股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实业(集团)年产50万吨香稻大米的大数据智能化控制系统投运后,将有助于推动全县稳中强优“一袋米”工程迈上新台阶。
稳中强优“一袋米”工程,是我县根据市场变化及人们的生活需求,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宗旨,以品牌整合为抓手,推动稻米从科研、育种、加工、仓储、物流到文化传承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打响沙洋优质大米知名度的总体思路,聚焦优质香稻产业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合理规划布局,打造区位优势。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全县香稻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香稻产业区域。一方面以鄂香2号、野香优系列等优质香稻为主,由湖北洪森实业(集团)、沙洋楚峰粮油等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生产模式,以及102家专业合作社订单生产优质稻,带动全县农民依靠科学实用技术,逐步扩大香稻种植面积,形成了以后港、李市、官当、高阳等镇为核心的区域性优质香稻产业;另一方面,依托毛李、后港等镇的再生稻生产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产出效益,使再生稻亩平单产达450公斤以上,带动全县发展优质再生稻种植面积40多万亩,形成了汉宜线优质再生稻产业示范带。
科学技术是不断提高优质香稻种植效益和品质的“第一生产力”。我县邀请省农业农村厅、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长江大学等院校(单位)的水稻产业技术团队,采取专题培训、田间传授、办点示范等办法,着力攻克再生稻、香稻、虾稻品种选育和技术措施瓶颈。毛李镇是全县优质再生稻种植重点区域。该镇在省、市农科院技术团队的指导下,开展再生稻品比和高效栽培技术、抗病栽培、绿色生态及田间管理技术的实验示范及推广,单位产出效益不断提升,亩平再生稻产量达460公斤以上,两季实现“吨粮”。
在保障优质香稻品种培育及香稻品种更优更替上,县农业农村局切实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在曾集镇张池村开展优质香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侧深施肥技术、优质香稻品比等实验示范小区200多个,先后引进和培育鄂香2号、立香85、野香优系列、果两优系列等优质香稻品种10多个,亩平单产由起初的455公斤提高到490公斤,为全县优质香稻产业茁壮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优质香稻种植业是稳中强优的“一袋米”工程的根基,而打响沙洋优质香稻大米知名度,则出自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我县以实施品牌整合行动为突破口,一手抓优质香稻大米品牌建设,鼓励湖北洪森(实业)集团、湖北龙池米业有限公司、沙洋楚峰粮油有限公司等9家重点龙头企业,加强与有关院校所技术团队合作,投资近2亿元对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沙洋优质香稻大米区域品牌,先后有4个香稻大米品牌入选“中国好粮油”“荆楚好粮油”。洪森荆香玉米、洪森虾香稻米、楚稻香、纪龙兵米等香稻大米品牌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逐渐形成区域优势。一手抓现代化粮食加工企业建设,开发高端产品,提高产品价值。支持湖北洪森实业集团投资1050万元,改扩建大数据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实现香稻大米生产加工大数据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支持沙洋楚峰粮油有限公司投资1037万元,建设楚稻香现代农业产业链项目,安装香稻大米精加工生产线、全自动码垛系统以及糙米调质保鲜等设备,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当前,我县聚焦优质香稻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基地标准化、技术标准化、利益联结紧密化,把稳中强“优”的“一袋米”工程不断推向深入。
记者: 余少昌
编辑:曹春艳
审核: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