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在香山发布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1月,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相继结束,国民党反动派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鉴于以上情况,在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一文中,中央提出了“一九四九年夏、秋、冬三季,我们应当争取占领湘、鄂、赣、苏、皖、浙、闽、陕、甘九省的大部,其中有些省则是全部”的任务,其中包括四野解放湘、鄂、赣三省,二野和三野协力解放苏、浙、皖、闽四省,一野解放陕、甘两省。

中共中央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部署,主要是考虑宁沪杭是美国在华利益最集中的地区,如果在解放该地区时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则以二野、三野全力对付,并将四野与二野、三野摆在大体一致的纬度线上,以便增援策应。

人民解放军举行渡江誓师大会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香山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解放军正式下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渡江战役成为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即战略追击阶段的第一步。随着上海战役接近尾声,英美等国驻军撤离上海,证明帝国主义军事干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为此,中央军委于1949年5月23日在香山,向各野战军发出《向全国进军的部署》的指示:第一野战军向西北进军,于年底前占领陕甘青三省,之后分兵两路,一路进军新疆,一路协助二野经营川康黔;第二野战军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可能性减少后向西南进军;第三野战军占领上海后派主力一部向福建、浙江进军;第四野战军向中南进军,年底前占领两广。各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和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以“追穷寇”的精神,迅速向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的国民党残敌展开了追击战。

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为防止美蒋袭扰后方,杨成武第二十兵团于太原战役后开赴秦皇岛、天津地区布防,使山海关以西及平津地区的兵力达到或相当于6个军。四野第42军留于河南,担任平时剿匪有事增援华北的任务;杨得志第十九兵团于宁夏战役后留于西安、宝鸡地区,准备随时增援华北。三野除以1个军开赴山东、以第十兵团进军福建外,将所剩主力全部置于沪宁杭及其附近地区,准备对付美国可能的军事干涉。二野准备进军西南。一野、四野加速向西北、华南挺进。这样,解放军在1949年的任务由原来的解放9个省增加到解放16个省。

中央军委之所以在渡江战役接近尾声时决定加快向全国进军的步伐,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尽快攻占沿海地区和城市,使外国军事干涉丧失登陆条件;二是加速解放中国大陆,尽快消灭国民党残余力量,使外国的武装干涉丧失在中国大陆的借助力量。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