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住农舍、睡门板、铺禾草,刘少奇的家乡调研行

1961年4月的一天,在从湖南长沙到宁乡的公路上驶来了一辆吉普车。车上坐着一位特殊的乘客,他就是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

自1925年离乡之后,刘少奇已有30多年没有回过家乡,家乡的亲人对他甚是牵挂。但这次回来,他不是为了探亲,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前,他要求调查组采取过去老苏区办法,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禾草,既不扰民,又可以深入群众,人要少,一切轻装简从,想住就住,想走就走,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在湖南调查的44天中,刘少奇有33天住在简陋的农舍,开了20多个座谈会,深入到11个生产队,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商讨各种问题,了解到大量基层情况,为此后调整农村政策奠定了基础。

实地蹲点,关心百姓的冷暖疾苦

1961年4月2日,刘少奇的故乡行的第一站,是距他家乡炭子冲十多里的宁乡东湖塘公社王家湾生产队。

这本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季节,可家乡到处荒山秃岭、庄稼稀疏,萧条之景有如经历过一场战争。看着这样的情景,他的心情并不轻松。车行驶到王家湾的时候,“万头猪场”的牌子赫然入目。刘少奇走进去发现,整个猪场只有几头骨瘦如柴的母猪。那万头猪场的猪去哪呢?

为了弄清楚这里的情况,刘少奇临时起意,执意要在这破旧不堪的养猪场饲料房着手调研。随行人员简单收拾了饲料房,并在里面架铺,此时他发现儿时这个号称“鱼米之乡”的地方竟然找不到铺床用的稻草。

当他来到屋后山坡,一堆已经干了的人粪引起了他的注意,奇怪的是,那里一点臭味都没有。细细查看后,刘少奇忍不住摇头叹息,众人不解,只见他一语道破真相。“你们看看,这里面全是一些人体不能消化的粗纤维,这就说明,乡亲们吃的都是野菜和草根这些东西,吃饭早就已经成了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小呢!”

通过王家湾大队反映出的情况,刘少奇对湖南农村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社员群众生活上的困苦状况,以及造成饥饿的真正原因有了更直接的感受。

4月10日,他与中共湖南省委交换意见时,对接下来的调研工作安排有了初步计划。第二站选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这是湖南省、长沙县两级树立的一面红旗。在天华大队蹲点调查时,他住在阴冷潮湿的大队部土砖房中,睡的是用两张长条凳架着两块门板拼接起来的“床”,一住就是18天。

当时,全国上下“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干部特殊化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泛滥。调查开始时,干部在群众中统一口径,向调查组封锁情况,群众不敢讲真话。刘少奇便采取让两个调查组工作人员下田劳动,换1个社员来开会的办法,从田里叫来8个社员开座谈会。他诚恳地说:“今天请你们讲讲心里话,中央也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公共食堂办不办,粮食要怎么分配,你们生活的各种问题,都请大家讲讲真心话!”随后只见他将帽子摘了下来,端正地向大家鞠了一躬。

眼见这位国家领导人如此诚恳,与会者的心里话滚滚而出。

在调查研究中,刘少奇发现公共食堂的问题、房屋问题,是当时农村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天华大队为例,大队共有15个公共食堂,社员集中食宿,但人均口粮仅300多斤,社员生活极度困难,严重影响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真话,农村的实情,使刘少奇深感痛心,坚定了他进行政策调整的决心。天华大队在全国率先解散公共食堂。房屋问题也是天华大队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年4月27日,中央调查组就天华大队房屋情况和处理意见写了一份报告,提出了初步处理方案。刘少奇致信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提出该方案可以作为各地处理农村房屋问题的参考。接到刘少奇指示的当天,湖南省委将此信和中央调查组的报告转发全省。

5月3日,第三站,刘少奇回到阔别36年的家乡炭子冲。他在家里召开了10多次座谈会。他找到少年时的朋友、农民通讯员黄端生叙旧聊天,把全村患水肿病的人数、姓名、患病原因摸得一清二楚。儿时伙伴李桂生告诉他:“去年(1960年)粮食减产,天灾有一点,但只有三分,安湖塘里还有半塘水可以作证;七分是人祸,都是五风刮的人祸!”“天灾”与“人祸”的说法由此而来。这件事在刘少奇的脑海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痕。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以他湖南农村调查所掌握的真实情况,第一次明确地用“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概括对造成农村经济困难的原因作了深刻分析。

经过湖南农村这场调查,刘少奇不仅推动解决了当地农村的一些具体问题,而且对社员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有了切实的感受。为此,他在天华大队提出了社员群众兴家立业的“十个一”目标:“一栋好房屋,一套好用具,一栏好猪,一群好家畜,一园好蔬菜,一塘好鱼,一块好山,一天三餐好饭菜,一人有几套好衣服,房前屋后有一片好风景。”这为当时的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规划了美好的前景。

心系群众,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在这次调查中,刘少奇深切了解到农村公共食堂、供给制、粮食购留、住房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真实情况和农民群众的真实愿望,接下来,该怎样作出准确的判断,怎样向群众表态,怎样作出符合实际的处理决策呢?刘少奇的做法,让人佩服,值得学习。

心系群众,深入群众,真心诚意地尊重群众。置身于群众之中,访民情、听民意,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刘少奇对人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在调研中与群众同吃同住,亲口尝农民充饥食用的野菜、糠粑粑,亲身感受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他还善于从诸多细节中感知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油盐罐子里只有盐没有油,锅里烧的是野菜,等等。在天华调研期间,刘少奇之所以能够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打破重重阻碍,赢得民众的信任,让人民群众敢于讲真话、道实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虽身为国家主席,但面对人民群众,刘少奇始终保持“学生”身份,在座谈会中更是以“恳请”的姿态出现。无疑这是把人民放在了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在情感上、行动上尊重人民。

敢于担当,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刘少奇认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坚持真理的前提是勇于承担错误,而批评与自我批评则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根本方法。做到这点,既需要胸怀,也需要勇气。刘少奇在调研中发现“一平二调”“浮夸风”等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后,刘少奇诚恳地对群众说:“我是来向你们请教、向你们学习的。请你们帮助我们,哪些政策不对,要纠正,然后,我们帮助你们,纠正过往的失误。”他还多次进行自我批评,指出这几年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好,缺点很多。“这些缺点,中央要负责,省委也要负责,县委也要负责,公社、大队也要负责。”他查找“五风”猖獗的原因,帮助省委、县委纠正错误,及时调整粮食、分配、住房等政策,很快稳定了人心,从而也提高工作效率。“心底无私天地宽”,在这方面,刘少奇的自我批评无疑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材料”,而是要将发现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后,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和科学的解决办法,并真正加以解决。在办不办农村公共食堂问题上,刘少奇指出,愿意办的可以自愿组织,不愿意办的也可以自愿解散。他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消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从而使天华大队率先在全国解散了公共食堂,把饭碗还给了社员群众。在调查期间,发现明显的具体的错误,刘少奇果断地予以纠正。为被错误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而撤职的天华大队原党总支书记段树成平反,为“破坏耕牛案”而蒙冤多年的农民冯国全和他已经去世的父亲恢复了名誉。他在调查中不回避矛盾,直面问题,既体现出解决问题时敢于担当的魄力,又展示出民主决策的胸怀,从而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党和国家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办法,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总结经验和做法,提升认知。实践出真知,调查出真相。刘少奇的这场调查,围绕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两大主题,涉及公共食堂、调用社员东西、粮食产量与购留、基层干部民主作风、农民告状等问题,准确地掌握了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为党和国家制定重大决策、调整农村政策中相关农民生产、生活的问题提供了直接依据。可以说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农村情况作了一次相当全面而又具体细致的摸底。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