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创造多项第一的“抗战军人”邮票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9月,聂荣臻率八路军第115师一部、独立团、骑兵团进入山西五台山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并成立晋察冀军区。晋察冀临时邮政于12月创设,1938年1月后改为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逐步恢复和建立了五台、阜平、洪子店、上社等地的邮政局和代办所,并开辟了通往冀西、晋东北各县与延安的邮路。

1938年8月,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印制了一套不标面值的“抗战军人”邮票,供边区政府免费发给抗战军人使用。邮票图案是一名持枪前进的军人,上方横框内有“晋察冀边区”5个字,下方横框内有“临时邮政”4个字,邮票四角分别为“纪、念、邮、票”4字,左右两边直框内分列“抗战”和“军人”字样,无齿孔、无面值。由于票幅较大,集邮者习惯称之为“大抗”。它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一套纪念邮票、第一套军人专用邮票、第一套无面值邮票,也是第一套以保卫祖国为主题的邮票,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

晋察冀边区“抗战军人”邮票当年由《晋察冀日报》印刷厂在敌后使用石印机印制,一套1枚,发行量3万枚,1938年12月底停用。这套邮票时光久远,又经历了战火的洗礼,非常珍贵。它不仅记录了中国邮政的发展史,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抗战、自力更生、服务人民的有力见证。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