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市镇深入贯彻共同缔造理念,以“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为契机,尊重村民首创精神,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挖掘本土乡村人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实实在在的身边事引导村民聚力共建和美乡村。
小农匠助力庭院经济
自推广共同缔造理念以来,光芒村积极动员群众美化自家门前庭院,四组农艺师陈林华率先在门口庭院种植藜蒿、辣椒等蔬菜,每天清晨采摘,有专人上门收购,既整洁美观又能增加收入。有了陈林华的成功经验,村党支部对村民门口的庭院菜地进行了有序规划,鼓励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全村共有110户村民开发庭院菜地,种植面积达55亩,户平均增收1000元。
小花匠绘就美丽湾组
新灯村村民黄卫华是“国际压花协会”的培训师,以花艺特长积极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黄老师不仅在自家庭院培育白晶菊、角堇、香雪球、飞燕、绣球等各种鲜花,还免费将部分花苗分给邻居种植,从“以点带面”到“连线成片”扮靓湾组,并通过给在家妇女开展技术培训,已带动10余户村民在庭院种花、压花,美化村庄的同时又能帮助村民闲暇之余增加点收入。
小工匠推进村庄建设
刘淌村通过每月的湾组议事会,向村民同步介绍民生项目的进展及困难,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张钊文等本土泥瓦匠参与打造一至六组主道旁2.7千米最美示范带,实现主干道提档升级,全村各生产道路维修(部分生产道路硬化)约8千米;手艺人张师傅传授编织竹篱笆技术,组织周边15户村民编织300余米竹篱笆,并修建小围墙种植花草,花费小效果大,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下一步,李市镇将继续发挥本地工匠技能,利用湾组会开展送技送学服务,让土专家、土师傅以简单的基础教学带动普通村民共建家园,发展庭院经济种出“钱袋子”、村民房前屋后变身“小花园”、共建项目打造“幸福道”,逐步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农村。
来源:沙洋县李市镇党委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