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进村安家 “小杠杆”撬动治理大效能 沙洋县开展“建会建家·共同缔造”行动观察

村级工会组织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最近,在荆门市沙洋县,7.5万余名农民工陆续加入村级工会组织,成为工会会员。

这是全省工会开展“建会建家·共同缔造”行动以来取得的重要进展。


在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沙洋县总工会迈出坚实步履,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率先在全省实现工会组织进村(社区)全覆盖,助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沙洋全县14个镇(区)、232个村、44个社区均已成立工会组织。

村级工会如何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沙洋县多个村(社区),探寻深化共同缔造行动的“工会路径”。

找准“支点”,村级工会就能“圈粉”

“进工会、解忧愁,我们村民都知道。”10月20日,走进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祖安向记者介绍,沙洋县首个村级工会联合会就诞生于该村。

三峡土家族村,是荆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移民村。

从峡江之畔迁移到平原落户,曾经靠水吃水的移民们普遍对种田不在行。

为发展集体经济,村里引进蔬菜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还建起了三峡移民产业园,全村79%的土地被流转,村民大多外出务工。

“全村1601人,高峰时在外务工有1300多人。”杨祖安说,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而且大多是在民营小微企业务工,这些企业一般都没成立工会组织。

一旦出现劳资纠纷或者工伤纠纷时,如果化解不及时、不彻底,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容易引发群体性、社会性问题,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7月底,在沙洋县总工会指导下,三峡土家族村工会联合会成立,下设5个工会小组。

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辖区企业和村党支部的50余名代表,选举杨祖安为工会联合会主席。

兼任工会主席以来,杨祖安最大的感受是,“村级工会就像是一根杠杆,撬动了治理效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村干部身心不足的问题。”

他举例说,以前,遇到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果基层党组织出面协调,双方在组织关系上不对接,效果往往不好,但村工会出面对接,情况就不同了。

“沙洋县总工会推进的‘法院+工会+人社’调解模式,拓展维权途径,工会专业力量为村两委干部排忧解难。”杨祖安说,目前村工会联合会已处理多起工伤纠纷。其中,有一起纠纷,在第三方没有赔付能力、企业不管的情况下,村工会联合会成功调解,为农民工追讨工伤赔偿5万余元。

这起调解完成后,村微信群里炸开了锅,各种咨询加入工会的信息纷至沓来。

“目前,已有545人加入我们工会。”杨祖安说,短短3个月时间,村民从不知晓工会到主动为工会点赞,村级工会也实现了“圈粉”。

眼下,杨祖安正忙于工会服务阵地里的电商直播建设,“现在直播带货很火,工会准备开展直播带货技能培训,在村民中推广,让大家都能搭上电商快车致富。”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产生矛盾和引发社会冲突的源头,更是群众感知党委政府服务的‘神经末梢’。”沙洋县委书记陈威说,开展工会组织进村(社区),为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兜底”,能有效填补基层的“管理缝隙”,对于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打通“阻点”,聚合资源“活起来”

沙洋是农业大县,每年外出务工约15.6万人。这意味着,每10位农民中就有3位在外务工。

在全国总工会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的背景下,今年7月,我省工会十四大提出,要建强做实乡镇(街道)—村(社区)—小微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力争2023年底实现社区全覆盖、村工会组建率达80%以上。

一个县级工会仅十几名工作人员,如何指导服务全县232个村级工会、44个社区?

首先得破解缺人、缺钱的窘境。

“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县主要领导两次作书面批示,动员全县上下形成政治自觉,重视程度高,支持力度大,推动举措实。”沙洋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吴传斌说,为乡镇配备工会协理员,县委拿出真金白银,在省市配套基础上给予每人每月800元的待遇保障,并安排资金80余万元用于支持村级工会组织开展活动。

今年8月,沙洋县总工会制定《关于加强全县村(社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意见明确,建立工会组织的村(社区),可按照省总工会相关文件精神,对工作人员发放相关福利待遇。

“这意味着,村社区‘两委’从事工会工作的干部可以享受工会会员福利,大家积极性显著提高。”沙洋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田黎明介绍。

有人、有钱、有制度,沙洋县村(社区)工会组织在“建起来”的基础上,正在“转起来、活起来”。

在实践探索中,他们发现,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工会主席一肩挑制度,有效破解了工会委员基层治理边缘化的现象。

洪岭社区,是沙洋县沙洋镇最大的“村改居”社区,辖区常驻人口4275人,有7个物业小区,8家辖区单位。

社区“两委”干部7人,网格员6人,直接面对1503户居民。

“我们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人员流动性大,劳动关系复杂,既有农民工,也有灵活就业人员。”洪岭社区党委副书记巴云华说,群众服务需求多样,各类矛盾不断凸显,仅靠社区“两委”难以有效解决。

洪岭社区工会联合会成立后,通过社区各工会组织之间,资源共享、活动共建、权益共维,有效整合和激发党工组织工作合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义诊服务、职工子女托管班、劳动争议调解……在洪岭社区综治中心,还设立“工会服务”窗口,接受咨询、办理入会等事项。

“工会组织一头连着党,一头连着职工群众。对我们来说,就是治理工具箱多了一样‘工具’。”沙洋镇党委书记杨立华说。

依托党群联手,切实增强工会的存在感和服务效果,让工会工作不再是“单打独斗”,这是街镇工会工作的经验之谈。

延伸“触点”,共建共享幸福村居

“我们工会不是只有一块牌子挂起来,建会与服务是同时进行。”10月21日,在李市镇刘淌村,“80后”村支部书记许乐乐向记者展示,微信群“刘淌村务工人员服务群”已有342名会员。


许乐乐介绍,依托于疫情防控期间建立的“云网格”信息群,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只需通过扫描“扫码入会”专用二维码,进入页面后,注册登录即可。

许乐乐是从广州回来的返乡创业青年,自2018年换届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两委”班子,实现了从集体经济薄弱村、群众上访频发村、年终考核倒数村到产业振兴、村美人和、全镇明星村的跨越。

今年8月,他被选举为刘淌村工会联合会主席。

“我以前也在外创业,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里老人和小孩。”许乐乐当选工会联合会主席后,第一件事就是建起了幸福里食堂。

为满足村里高龄、残疾、独居、有重大疾病等老年人就餐需求,让在外务工会员安心,刘淌村工会联合会还在摸索“助老送餐”养老服务项目,只需要8块钱就可享受送餐服务。

“将送餐服务与敲门送温暖相融合,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比如修个灯泡、换个水管等,解决了在外务工会员的后顾之忧。”许乐乐说,下一步,村里计划在春节期间开展座谈会,邀请在外务工的工会会员、成功人士共同商讨如何为“一老一小”提供更好服务,共同缔造温暖和谐的幸福家园。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