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2024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8周年纪念日。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都会感到温暖而自豪。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赞扬:“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
1919年9月25日,南开大学开学纪念合影,后排左一为周恩来。
周恩来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理想。自青少年时代起,他就立志要“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认定“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从1913年8月第一次赴津求学,到1919年9月再入南开,在南开求学期间,周恩来参与创建爱国学生社团、主编进步报刊发表爱国文章、编排新剧宣传进步思想,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在领导爱国学生运动等一系列进步活动中,他开始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升华了爱国主义思想。周恩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在新形势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负笈津门: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增强
周恩来从小就明白,只有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将来才能够“作事于社会,服役于国家”,“以其所学,供之于世。以其所志,献之于身”。
1913年8月19日,周恩来考取天津南开学校(今天津市南开中学)。在新式的教育环境下,他不仅在学识和修养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宣传进步思想的书籍,树立了更为远大的救国志向。
在南开学校课上的周恩来(前左一)。
当时,军阀黑暗统治下,民不聊生,列强则欲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周恩来立下“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的誓言,并将强烈的爱国情感化为初步的救国行动。
周恩来(左后立者)在南开学校时积极参加戏剧活动,图为他和学校新剧团主要演员合影。
周恩来积极参与组织校内外社会活动,团结爱国学生创建社团,编排新剧、发表演说。他将演出新剧与实现救国救民的志向结合在一起,指出:“夫通俗教育之组织,大都不外演讲事理,出版书说等事;然演讲则失之枯寂,书说则失之高深。”他试图使话剧演出起到“感昏聩”“化愚顽”“开民智”“进民德”的社会功效,以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
他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主持出版会刊《敬业》,还发表文章抨击反动政府的独裁、政治的黑暗,宣传进步思想。1914年春天,在敬业乐群会组织的一次活动中,忧国忧民的周恩来写下一首五言诗:“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表达了对反动军阀混战、不顾人民生死的强烈不满。
周恩来(前排坐者)与南开学校老师同学的合影
在南开学校时期,周恩来撰写各种文章,主要围绕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批判旧道德旧文化、分析国内时局、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等问题展开。
针对国民的民族精神缺失问题,周恩来提出要积极培育“国魂”。他在《中国现实之机》一文中指出:在朝者对国家的危亡视而不见,只顾着争权夺利,谋取一己之私利,在野者对于国事不闻不问,作出种种无益于国计民生的行径,“无非泯国性,丧国魂”,这就导致了“一般无智愚民,昏昏噩噩,不知国家为何事者,按之以国性国魂之说,尤格格不相入”。他认为只有培育国民的“国魂”,唤醒民众的国家和民族观念,中国才有可能摆脱当前的危险之境。
1917年,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图为该校毕业同学录上的周恩来小传。
周恩来(二排右三)所在班南开学校毕业时师生合影。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临行前为同学郭思宁题写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
针对当时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周恩来认为要挽救中国的危亡,就要做到“崇尚教育”与“振兴实业”相结合。他把希望寄托在“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上,认为二者不可偏废。一方面,中国之所以贫弱是由于“人心堕落,民德沦丧”,要通过教育涤除封建陋习,使国民的道德日益进步,从而端正人心;另一方面,中国地大物博,但“人民谋利之不臧,秉政生财之乏术”,要通过振兴实业发展民生,使国家富起来,“国富则民必强,民强则国斯兴矣”。
针对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周恩来认为救国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百姓能够自给自足。周恩来在南开求学时,正值日本提出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而反动军阀政府对内忙于混战,对外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导致国家财政枯竭,到处是民不聊生的景象。当时南开学校成立了“南开学校国民长期救国储金会”,周恩来不仅参加了储金会,还到社会上进行演说,呼吁国民参与救国储金,号召大家“无论贫富贵贱,均得以节衣缩食之资,为扶危救亡之举”。
1917年9月,周恩来(后排右一)赴日本求学前与同学合影。
针对当时中国军阀混战、政权频繁更迭的乱象,周恩来认为要想救中国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1916年张勋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妄图再次复辟封建帝制。周恩来发表《中国现实之危机》的演说,对张勋等人倒行逆施的行径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夫以此种蛮横之人,仅知固其势,保其位,焉有所谓国家思想哉!”他痛斥张勋等人脑中充满封建旧思想,卖国求荣,指责当下政治黑暗,国将不国,而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却是当权者“敷衍姑息有以养成之”。在周恩来看来,辛亥革命并未成功,不然,“又何致有二次三次革命,教育不振兴,工商不发达,农林不垦殖,以肇今日之危险时代哉!”只有实现彻底的革命,才能够“直捣黄龙、剪除旧类”,救国家和人民于危难之中。
再入南开:投身五四运动促使其爱国思想升华
中学毕业后,为顺应向西方国家寻求国富民强之路的时代潮流,周恩来决定东渡日本留学。临行前,他激情澎湃地写下一首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在日本求学时留影。
不久,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学说迅速涌入日本。这期间,周恩来开始接触并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二十年华识真理,于今虽晚尚非迟。”1919年4月临别日本前,他在《雨中岚山》一诗中表露了新思考、新向往:“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他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正像那穿云透雾的阳光,必将给人类带来光明与希望。他的思想发生了重要转变,世界观发生了质的飞跃,并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用俄国十月革命的方式来拯救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随之爆发的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契机。1919年4月,周恩来由日本归国。一回到南开大学部,他就立即组织一批进步青年投入天津的爱国运动。在领导爱国学生运动的实践中,周恩来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他开始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其爱国主义思想也在不断增强、发展和升华。
1919年秋,周恩来、马骏等人发起并组织天津青年学生进步社团——觉悟社,图为觉悟社成员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
周恩来认为,不但要加强对进步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走向社会,向广大民众宣传爱国主张,号召各行各界人士奋起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1919年秋,他参与创办了觉悟社,负责主编《觉悟》,并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反动政府的专制统治,揭露军阀昏庸卖国的黑暗时弊,“让国人知道国事真相”,“用全国之实力”努力唤醒民众的爱国意识,反对封建军阀,宣传革命主张。此前两个月,周恩来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主编时,就以《会报》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动员号召青年及社会各界向旧势力、旧世界发起斗争。
1920年1月,周恩来等天津各界代表20余人因抵制日货,抗议军警暴行而被捕,图为当年7月17日代表们出狱后的合影(第四排右二为周恩来)。
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被北洋军阀逮捕入狱,一直到同年7月17日才被释放。这让他彻底认清了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联合在一起去夺取最终胜利。
在狱中,周恩来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彻底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后来在一封讲到自己共产主义信念的信中说:“思想是颤动于狱中。”在狱中,周恩来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革命史,带领大家研究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坚持不懈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有志青年接受并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进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追忆恩来:初心不改,奋斗恰似少年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南开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国教育铸造了周恩来的人生之魂,同时周恩来也以出色的爱国实践活动为南开精神注入新活力新内容,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至今仍对我们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当前,我国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社会矛盾转变带来了一系列新特征、新挑战。我们要以周恩来为榜样,继续学习和弘扬周恩来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我们要学习他立足实践、知行合一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祖国发展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扎实锤炼具有真才实学的新本领,在实践中矢志不渝砥砺报国之志,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