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大众文艺》:从启蒙主义到阶级革命

1928年9月20日,《大众文艺》出版创刊号,上海现代书局印刷发行。《大众文艺》共出版12期,第一卷共六期,由郁达夫主编,至1929年2月20日为止;第二卷共六期,从1929年11月至1930年6月1日,由陶晶孙主编。

郁达夫在《大众文艺》的发刊词中陈述道:“我们只觉得文艺是大众的,文艺是为大众的,文艺也须是关于大众的。”该刊侧重于翻译、小说、散文和诗歌创作,是一份文艺性的月刊。

《大众文艺》发表的内容大都取材于下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风格明快、语言简洁、易读易懂,很少有高深莫测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前六期刊物上发表译作最多和最有影响的是鲁迅。如,第1期发表的俄国淑雪兼珂的《贵家妇女》,从题目看似乎是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实际则是描写一个付不起四个肉馒头钱的穷小子;第2期刊载了法国查理路易·腓立普的《食人人种的话》,暴露的是奴隶时代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第3期俄国雅各武莱夫的《农夫》,是一篇歌颂农民善良、忠厚、热情等美德的作品。鲁迅的这些译作取材生活、内容朴实、叙述通俗,遵循了《大众文艺》的“大众化”宗旨,更体现出鲁迅对于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夏莱蒂所发表的文章侧重表现城市中的无产者,撰稿人乐芝、秋莲等的作品则是表现那些失业落魄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品涉及大量的景色描写和心理刻画,在描写情愫涌动方面格外细腻,读来引人入胜。

相比于前期,《大众文艺》由陶晶孙主编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创作者变更,翻译作品减少,改以创作为主,诗歌减少、话剧增多,放眼当下、关注时代,文章内容明显更加通俗易懂,彰显出左翼色彩,左翼文学理念成为刊物的主导倾向。《少女的梦》揭示社会中存在的无法逾越的阶级鸿沟;《我当然是相信的》指出“东洋小鬼子”里也有值得联合的无产阶级;《婴儿的使命》展现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控诉黑暗社会对生命和尊严的践踏……这些作品语言较少文艺腔,也没有刻意追求诗意场面,而是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身为党员的陶晶孙说,“大众文艺要负担强国战线的工作……大众文艺要扩大到落后的知识阶级中”。他通过《大众文艺》杂志响应“左联”号召,“利用一切表现方法的启蒙工作”,“在短时间内要进一步向半识字分子里面去,在经一部再向工农大众前进”。一场促进民众觉醒的文艺运动,标志着《大众文艺》的转型。《大众文艺》成为为无产阶级、左翼文学呐喊的阵地。

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左翼文学过渡的关节点上的《大众文艺》,可谓是大众文艺运动的“第一见证人”。起初,它的创办是对五四文学精神以及知识分子立场的接续,前期传递着郁达夫、鲁迅等人的“革命文学”主张。由陶晶孙接任主编后,对刊物进行重新定位和构建,凸显了大众化特征,明确了办刊宗旨及具体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刊物的品位和思想艺术内涵,收到了良好效果,使《大众文艺》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流变中独占鳌头,对文艺大众化的推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