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江淮大学:在战火中诞生的淮安版“西南联大”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仁和集老街上有一座古朴的小楼——左家楼。在80多年前的抗战烽火中,这里诞生了一所大学,虽然只存在了两年时间,学生仅有127人,却成为了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

陈毅为学校定名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侵占上海租界后,上海形势十分严峻,各大专院校均被要求重新登记,强迫学生学习日文,实施奴化教育,不愿做亡国奴的师生们陷入迷茫之中。

面对这一情况,江苏省委与新四军军部商议后,决定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为革命事业培养和输送人才。陈毅军长将这所大学定名为“江淮大学”,曾任孙中山秘书和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的韦悫担任校长,上海之江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的部分教授来校任教。

1942年8月,上海第一批师生满怀抗日救国、追求真理的革命信念,越过敌人把守严密的封锁线,安全到达淮宝县仁和集(今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仁和集),在江淮大学开启了新的人生。

在战斗中培养人才

江淮大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经常需要临时转移,学校利用祠堂、庙宇以及地主家大宅院作为校舍,以田野和树林作为课堂,师生们的生活既艰苦又危险。1942年冬,日寇妄图对淮北根据地进行“扫荡”,于是江淮大学的师生们分散到蒋坝、马坝、旧铺等地的群众家中“打埋伏”,还有不少同学参加了当地的冬学工作。

1943年春节大年夜,陈毅军长特地来到学校,与师生们一起围炉过年,畅谈国内外形势,指出青年要肩负的革命责任,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斗志和认真学习的决心,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不久后,日寇再次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扫荡”,为了保证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1943年初春,上级领导动员大家暂时返沪隐蔽。直至1943年10月5日,江淮大学重新开学。

投身边区建设

1944年春,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连连告捷,新四军根据地日益扩大,急需大量人才补给,江淮大学的学生们积极要求参加边区建设工作。同年6月,学生们如同“及时雨”般纷纷补充到干部队伍中,在根据地的宣传、组织、新闻、教育、卫生、民运等战线上发光发热,为革命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此后,更有不少学生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成为新中国的栋梁。

聚于熔炉而善其身,散于熔炉而济天下。江淮大学虽然存在的时间短暂,但铸就了一批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统战史和中国教育史中书写了恢弘的篇章。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