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理》:楚剧新唱

在武汉市武昌区胭脂路永芳古戏院的舞台上,楚剧《荞麦馍赶寿》正在上演,故事情节、表演形式上的创新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剧体验,赢得阵阵掌声。


专题:是这个理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88期:楚剧新唱。观灯看戏,台前幕后,让我们跟随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郑杨硕的脚步,看看古老的楚剧如何在新时代唱出生生不息的艺术魅力。

近日,由湖北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团推出的大型原创现代楚剧《田耕牛本传》正在火热排练中,这是该剧团近年来推出的首部农村现实题材剧目,剧中主角田耕牛由楚剧名家、“梅花奖”得主詹春尧主演。

青年时期,詹春尧曾在湖北省戏曲学校楚剧科接受过传统楚剧学习训练,1985年分配到湖北省楚剧团。几年后,他参演了一部现代戏《破灭》,出演男主角何天良。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由于所学的程式化表演方式在现代戏里“水土不服”,没有了传统戏曲道具的帮助,导演认为詹春尧的表演不够传神,这可难住了他。

到底要怎么演?首次接触现代楚剧的詹春尧,愁得饭都吃不下,独自在练功房里琢磨,没想到一个意外的举动给他带来了灵感。詹春尧在拿水杯的时候,联想到了电影《黄河情》中的类似情节,于是,他参考电影自编了一套表演动作组合,终于达到了要求,导演看到后十分满意。

初次担纲大戏主角的成功,仿佛给詹春尧打开了一扇创新创造的艺术大门。2005年,詹春尧在大型现代楚剧《大别山人》中担任憨哥这一主要角色,他又开始琢磨如何进行创新。戏剧演员在舞台上一般是坐着唱、跪着唱、蹲着唱、站着唱,而詹春尧在本剧中采用了业界很少见的躺着唱的表现形式,令人眼前一亮。《大别山人》大获成功,被业界赞誉“将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不断创新,大胆尝试,向前辈学习,向其它艺术借鉴,从生活中找灵感。舞台上,一代又一代的楚剧演员,就在这种传承与创新的锤炼中站立脚跟。

田肖肖是一位85后年轻楚剧演员,2020年因病被迫离开舞台。3年时间,从病休到重返舞台并荣登领奖台,她靠着自己的努力迈过了一道道坎。为了重拾曾经的技艺,田肖肖自己私下加练,有时候别人下班回家了,她依然穿着水袖和练功鞋在跑圆场、练功、练唱腔,不放过每一分每一秒,把曾经在舞台表演的感觉找了回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田肖肖在2023年获得了第14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

除了自身努力,田肖肖能重返舞台并获奖,也离不开彭青莲老师的帮助指导。出生在楚剧之乡武汉黄陂的彭青莲,14岁考入湖北省楚剧团学员培训班,1986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她曾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剧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当下楚剧第一唱”“关腔彭韵”。一提到楚剧,很多人都认为楚剧就是哭腔居多,而彭青莲大胆改革声腔,按照剧中人物、年龄、环境等元素的不同,为每一段落设计相对应的演唱方式,一改传统楚剧的唱腔,令人耳目一新。

楚剧唱腔因戏而异,因人物而不同,原创现代楚剧的配乐设计,同样面临贴合人物塑造、贴近时代审美的难题。《田耕牛本传》这部新创剧目,在音乐设计上就进行了中西元素的融合,配乐中加入了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西洋乐器,在唱腔上,剧组还融入了说唱等年轻人更喜爱的现代音乐元素,使节奏更加欢快,体现出现代感。

2024年1月23日,一台名为《梨园新蕊绽芳华》的戏曲晚会在武昌首义剧场上演。经典楚剧《赶会》等剧目,被新晋演员演得有板有眼,让在座的观众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楚剧的鲜活生命力。作为地方剧,楚剧也是屡获大奖:楚剧《一瓶茅台》《娘娘千岁》《大别山人》荣获“文华剧目奖”;楚剧《思情记》《悠悠柳叶河》《东方税官》《辛亥人家》《英雄结》荣获国家和省级奖项。接下来,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将引进更多现代技术手段,继续进行创新。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传统戏剧遇见新时代新挑战,如何守正创新,如何跟上时代节奏,将是另一场更精彩更值得期待的大戏。


来源:长江云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