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安到长治久安——沙洋县推进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探索实践

在今年9月19日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沙洋县再次蝉联“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膺平安建设的最高荣誉——“长安杯”。

“长安杯”是对一个地方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和谐社会建设及发展软环境等最高褒奖。“安居乐业,长治久安”荣誉的背后,是沙洋县平安建设跨越12年漫长时间的久久为功。  

固化责任链条

确立“书记+平安建设”新体系

“长安杯”的获得,必须连续三届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需要跨越四年一届、连续三届12年的漫长经营。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从2005年以来,沙洋县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平安创建”,建立了“书记+平安建设”的责任机制,形成平安建设“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链条。

针对综治信访维稳与平安建设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沙洋县在全国率先推行“定期研判、常年排查、随时化解”的综治信访工作“123”例会制度,即县委定期在每月底召开“1次”例会,分析研判全县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督办工作;镇定期在每月15日和25日召开“2次”例会,分析研判辖区矛盾形势、培训基层骨干;村定期在每月10日、20日、30日召开“3次”例会,统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及时将信息反馈上报。 

深化联动融合

构建“监地三同四联”新机制

沙洋县境内现有汉津监狱、平湖监狱等7所监狱,干部职工1万余人,服刑人员2万余人,和地方插花而居,社会治安状况复杂。

针对这一特殊实际,沙洋县携手沙洋监狱管理局打造“监地共建”联动机制,建立县、镇、村三级联防联调工作平台,确立同步开展平安宣传、同步重点整治“黄赌毒”、同步开展冬季治安巡逻的“监地三同步”工作机制,实行治安联防、矛盾联调、帮教联动、建设联合“四联”工作方法。

围绕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黑恶势力、盗抢骗等刑事犯罪,公安部门适时组织开展“短、频、快”严打整治行动。2012年以来沙洋县发生的22起命案实现全破。在全省“一感两度两率”测评中,沙洋县连续十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社会参与

激活“五老综治协会”新能量

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事多人少”的特点,沙洋县在农村建立起由农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复退军人组成的“五老综治协会”,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

在五里铺镇杨集村,12名“五老综治协会”会员对应全村12个组,每年为村组调解矛盾纠纷50多起。“五老人员”不占编制,不要报酬,义务调解基层发生的矛盾纠纷。

仅2017年以来,沙洋县通过村级“五老综治协会”,有效调处化解邻里、土地、用水、婆媳、婚姻等各类纠纷582起,做到了不让小事变大事、不让民事变刑事、不让易事变难事、不让个事变众事,无事防有事。

强化市场导向

打造“平安摩托”新品牌

沙洋县现有16.1万辆机动车中,有13.6万辆为摩托车。2010年到2013年间,沙洋县发生的摩托车交通事故达2600余起,占全县交通事故总数的72.8%。

2013年起,沙洋县从服务着手、从保险破题,探索无牌、无证、无保险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为提高事故赔付能力,在原有120元交强险的基础上,引入第三者险、驾驶员意外险,即每辆摩托车只需缴纳311元,即可得保额34.2万元。并率先推行摩托车交通事故“先救治、先赔付、后补办手续”的人性化操作模式。

三年来,沙洋县累计办理摩托车驾驶证19502人,办理摩托车牌照9121辆,为49800多辆摩托车办理保险。

细化立体防控

打造“三网合一”新格局

尽管财政并不富裕,但对于平安建设,沙洋县却一直很是“舍得”:每年挤出1000多万元用于平安建设;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县、镇、村三级的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

“雪亮工程”建设中,沙洋县279个村、社区全部光纤进村,全县已建设视频监控系统1266套,安装视频探头9682个,编制起一张以县域边界线为包围圈,重点地区、部位、场所全覆盖的视频监控“天网”。

同时,配齐配强巡特警、巡防队伍,筑牢群防群治“人网”; 社区广泛开展“我为大家巡一天,大家为我巡一月”活动,流动警务车、治安巡逻队在城镇街头交替巡逻,极大限度打压违法犯罪空间,铺设一张百姓安心的“地网”。 (记者 田明银 邓琳 通讯员 陈忠新 万飞)

来源:荆门日报

责任编辑:李梅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