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莫负,团圆愿,回家就是福!

这个春节不一般。

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而2025年的春节,更是带来了新的浪漫: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岁首的中国新年,已在中国走过3000年。成为世界“非遗版”春节后,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理想与愿望的春节文化将更好地走向世界。

福,佑也。“福”是春节的符号。迎福、纳福、祈福、祝福……一个“福”字,承载着每个中国人最朴素、最真挚的生活理想。

时代巨变 每代人的福却亘古不变

在不同的年代,每个人对于“福”的向往各不相同。但每种“福”,都是回归家乡,阖家团圆。

物质匮乏时期,“福”是过春节时的一件新花袄、一双新棉鞋、一块好吃的糖果、一餐丰盛的年夜饭。和家人享受热气腾腾的饺子与其乐融融的喧闹,就是满满的福气。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工作占据了年轻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远离家乡,为工作奔波,对家人的陪伴反而成了“奢侈品”。

高强度的工作、点外卖的凑合、在地铁里站着都能睡着的无奈……对于上班族来说,春节的“福”是否还是那质朴的初心?

前不久抖音热榜上,引起网友广泛讨论的一条话题#跟着陈佩斯找回忆里的年味 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话题起源点来自立白的一条新春贺岁片《过年好福到家》。视频里有因为一年到头忙碌工作而不会买菜的“生活小趴菜”,有每天睡不够的“职场卷心菜”,而陈佩斯化身暖心大家长,给予宽慰——过年期间,回到父母身边,和家人好好享受团圆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他们,也是父母等了一年盼来的福。

这个话题引起网友们的广泛讨论。有网友留言说,“上班后,总觉得年味变淡了,过年的幸福感变低了,但是看到陈佩斯老师,一下子回到盼望过年的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福’就有了具象化的体验。”

过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记忆中的春节,“福”是全家团聚,是丰盛的年夜饭,是围坐一起等春晚播出的期待。如今物质丰裕,春节的“福”是游子归乡,是从“平时睡不着”到“回家醒不了”,是躺在家里洗得干净、晒得温暖的床被中,感受家人满满的爱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回家,都是福。

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每一份“确定感”都显得弥足珍贵。和家人依偎在一起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就能让心有着落,拥有“稳稳的幸福”。

合家欢 一起玩转新年俗

每一次过年团聚,既是一次跋涉千里的亲情奔赴,也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更是一次乡风民俗的集中展示。买年货、蒸年糕、祭祖先、放鞭炮、吃饺子、走亲戚……样样有意义。

这当中,贴福字是重头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将福字贴在家中各个角落。红红的“福”,洋溢着节日的欢乐喜庆,抒发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每代人都有对福的向往,也有各自独特的“祈福”方式。有人集齐各种“好运”装备;有人带着爸妈来一场city walk,祈求2025对自己好一点;还有赛博空间积攒福卡——自从2016年春节期间支付宝推出互动小游戏“集五福”后,10年来,上亿人次参与集五张福卡、拼手气分现金红包,逐渐成为一场电商环境下的“新年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今年恰逢“集五福”推出十周年,立白与支付宝合作,推出春节新民俗新玩法:打开支付宝进入集福会场,点击“扫一扫”,不仅可以扫“福”字,还可以扫立白品牌标识,有机会获得一张稀有福卡。集齐立白福卡,还可以开出盲盒惊喜,更有机会获得迪丽热巴亲签照、24K足金卡以及随机金额红包等。

这个春节假期,耐心教会爸爸妈妈用手机扫福,就像小时候他们不厌其烦地教会我们系好扣子、穿好衣服一样。在与家人的互动中,寻找爱意的交融与流动。

按照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大年初五是迎福纳祥、喜迎财神的好日子。今年春节,立白还将发起“全民祈福运”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征集全民心愿,祝福大家所求皆如愿。

福越千年 健康与团圆的期盼不变

福,跨越千年,从先人的祝福到今天的祈福,它始终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不变追求。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节,每一次奔赴,都是国人对团圆的一种坚守,也是内心真挚且执着的情感需求。

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福”的外在形式在变,但“健康”和“团圆”的内涵始终不变。正如立白自创立之初起始终秉持着“健康幸福每一家”的使命,让安全、健康、高品质的日用产品走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

作为天然洗护领导品牌,立白全国销量持续领先,以消费者触及数、年均选择次数均列榜首的实力,陪伴中国亿万家庭,共同走向第31个春节。

春节回家,是一种温暖与寄托。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确定”,依然希望自己能够为家里遮风挡雨,带给家人稳定的幸福感。正如立白始终默默守护每个家庭,无论是新春还是平凡的每一天,这是品牌的初心,也是坚守与忠诚。

匠心质造,自我革新。立白以“健康幸福每一家”为使命,与亿万中国家庭,共同“洗”迎福到家。

但莫负,团圆愿。2025,回家,就是福!

来源:人民网

编辑:常泽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