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对二化螟冬后基数及发育进度的调查,结合当前天气预报、历史资料等综合分析,预报如下:
一、发生趋势
(一)发生量:预计今年我县第一代二化螟为中等偏重发生(4级)。
(二)发生期:
羽化始盛期:4月26日,高峰期:5月4日。
卵孵始盛期: 5月7日,高峰期:5月15 日。
二、主要依据
(一)越冬基数:4月22日,县植物保护站在高阳、曾集、纪山调查,二化螟冬后亩残虫量为1730头(去年亩残虫量为3224头),比去年同期减少46.3%。
(二)发育进度:据4月22日高阳、曾集、纪山调查,对177头活虫进行分析,其中幼虫119头,预蛹1头、1-6级蛹分别为9、8、10、10、6、7头,蛹壳7个。预蛹、1-6级蛹分别占比0.56%、5.08%、4.52%、5.65%、5.65%、3.39%、3.95%。化蛹率28.25%;羽化率3.95%。
(三)气侯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县4月下旬-5月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略偏少,有利于二化螟危害。
三、防治意见
(一)农业防治:四月中下旬采取灌深水翻耕泡田灭蛹。
(二)物理防治:四月中下旬开启杀虫灯诱蛾,降低虫源基数。
(三)生态技术:田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减少二化螟种群基数。
四、药剂防治:
(一)防治对象田:中稻秧田、再生稻及早插中稻大田。
(二)防治适期(枯鞘激增期):5月14日到6月初。
(三)推荐药剂:
1、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10毫升/亩;
2、35%氯虫苯甲酰胺(优福宽)水分散粒剂4-6克/亩;
3、6%阿维·氯苯酰(宝剑)悬浮剂40-50毫升/亩。
以上药剂同时加入“激健”助剂,可提高防效,减少农药使用量。
来源:文/沙洋县植物保护站
出品:沙洋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梅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