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锋:从蔡庙村到非洲

人物档案:王青锋,1968年出生,曾集镇蔡庙村人。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植物园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0年获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1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发表研究论文160篇,主编了Common Plants of Kenya、Field Guide of African Wild Plants: Mt. Kenya、《武汉植物图鉴》和《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参编著作多部。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占地1103亩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光谷园区显得尤为大气和肃静。在这里,王青锋一边孜孜不倦潜心科研,从事着中国水生植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一边甘当人梯呕心培育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还常常往返于非洲和武汉,主持着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工作。

15岁,第一次见到火车

夜半,伏岸疾书的间隙,乘坐飞机偶然瞥见层层云雾下的田野,都会让王青锋回想起自己的家乡——曾集镇蔡庙村。

如同那个年代的所有孩子一样,王青锋的童年记忆是单纯而又艰辛的,充斥着挖猪草、放牛、插秧、做饭等农活,学习只占了很少的篇幅。上小学时,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做一家人的饭。由于要上学,往往灶上蒸的饭还未熟,就急急忙忙往学校跑,临走前囫囵地添上几把柴。父母集体劳动回来吃的往往是生饭或者糊饭。

十二三岁时,王青锋要到离家8里路的曾集上初中,平时只能借住在亲戚家,周末回家,这让从来没有离开父母的他饱受煎熬。一次放假之后,王青锋死活不去上学了,父亲气急了,连骂带打地将王青锋赶出家门,并喊道:“你要不去上学,就别进家门。”

父母要求王青锋必须读书的执念,让他开始了心无旁骛地求学生涯,初中阶段成绩一直不错。在临近中考时的一次经历让他印象深刻——他与好友第一次进城看到火车,望着从远处呼啸而来的火车,王青锋年轻的心里充满了激动和热血,暗暗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坐上火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毕业时他以549分(曾集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龙泉高中。

27岁,走上武汉大学的讲台

高中毕业时,恰逢恢复高考后龙泉高中第一次拥有自主推荐优秀学生免试进入大学的机会。成绩优异、能说会道的王青锋成了第一位保送生,免试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

1990年6月,王青锋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9月,被保送到武汉大学生物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并于1996年获得武汉大学植物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7月,王青锋被聘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走上讲台,王青锋仍没有一刻放松学习。2002年,他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进修并获英语教学研究生学历证书。2006年,他到美国杜克大学进行访问研究。一年后,他到美国老道岭大学进修生物学系博士后。

作为一位科研带头人,王青锋总会勉励学生,珍惜如今这样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用知识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能够有能力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

28岁,结下与非洲的不解之缘

如今的王青锋每年总有几个月是在非洲度过的。作为植物学家,让他总是有着比旁人更深的非洲情结——非洲所拥有着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植被资源。

1996年,王青锋得知教育部援非项目需要援外专家,在乍得恩贾梅纳大学援建一个生物学的研究室,他没有犹豫,便报名参加了。当年的11月2日,他第一次踏上了非洲。在乍得的业余时间,王青锋经常到野外考察,一群当地的黑人小孩常常跟在他身后跑,帮他拎包、扛标本夹、带路、采集标本。这种淳朴的热情让他十分感动,也成为他直至今日对非洲人民最深刻的印象。

从乍得回来不久,当听说一位学习生物学的肯尼亚留学生想到中国读博士,由于不会说中文,很多单位都不愿意接收的事后,王青锋主动接收了这名叫罗伯特的非洲学生。三年之后,罗伯特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成为肯尼亚乔莫肯尼亚塔农业与技术大学植物学系的一名教师。双方时常交流一些想法,非洲国家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专家团队,也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资源重组的能力,难以进行自主研究,两人逐渐形成共识,共同开展非洲植物物种研究。

2009年,王青锋从武汉大学调任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工作后,就启动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建设。2013年5月3日,在商务部的援建下,位于“海上丝绸之路”非洲支点——肯尼亚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是中国政府在境外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发展中国家”境外机构之一。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中心已完成《肯尼亚常见植物》《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非洲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肯尼亚山》重点选题出版。专著《肯尼亚国家地理遥感图集》入选了 2016 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项目。


45岁,在非洲种水稻

在进行植物学研究过程中,王青锋注意到不少经济社会欠发展的非洲国家,种植的仍是传统作物,产量低,不少地方甚至存在粮食紧缺的现象。王青锋带领中-非中心“现代农业示范与推广分中心”的团队与非方参与单位,建立了作物高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展示综合试验基地,并依托肯尼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各典型农场,建立示范网络,开展技术展示、培训、田间观摩,将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推广到了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科研人员还依据当地种植条件和气候类型筛选出的某杂交玉米高产品种,将其在肯尼亚西部Kisii郡、中部Kiambu以及Machakos郡农场进行种植,最高产量可达8.1吨/公顷,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此外,还将中国的杂交水稻的不同品种进行试种植,由中方科研人员筛选的“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在肯尼亚种植获得成功,与当地品种相比,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耐旱性更强等优势。

王青锋认为,科学技术的交流并不能通过产品或者技术转让实现,而是要在提高原创生产力上下功夫,才能让更多非洲国家走得更快、走得更好。他带领科研团队主动与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提供种子、技术,组织农户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今年,肯尼亚牛油果、红茶、蜂蜜、鲜花等农产品和通过提取物制作的牙膏等深加工产品,远渡重洋,来到上海,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许多非洲产品走向了世界市场。(文字:周 璇)

出品:沙洋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曹春艳


(作者:云上沙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