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群众祭扫、踏青、购物等消费活动增多。为倡导文明、安全、理性的消费理念,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沙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一、文明祭扫,谨防消费陷阱
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祭扫用品。购买香烛、纸钱、鲜花等祭祀用品时,请到证照齐全的商家选购,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或劣质商品。同时警惕商家以“高档”“限量”等噱头抬高价格,注意核对商品标价与实际收费是否一致。
2、抵制迷信、低俗祭祀行为。倡导绿色祭扫,减少焚烧类用品使用,可通过鲜花、植树等方式寄托哀思。谨防商家借“风水”“转运”等名义推销高价殡葬服务或商品,避免被误导消费。
二、理性购物,防范价格欺诈
1、踏青、餐饮消费需谨慎。清明团子、白切鸡、发糕、馒头等是清明节期间食用及祭祀的常用食品,但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上述食品经过日晒、光化、发热分解等,极易引起变质。因此,在选购和食用过程中,应注意存放的温度和条件,并尽快食用完毕。同时,消费者不应到无证无照的摊点购买此类食品。在外活动时,切勿采集未食用过或不认识的野生果、野生蘑菇和野蜂蜜。一旦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2、警惕“节日促销”套路。面对商家“打折”“满减”等促销活动,理性比价,按需购买,避免冲动消费。仔细阅读促销规则,留意商品保质期、退换货条件等限制条款。
三、谨慎预存,防范预付卡风险
清明节期间,部分商家可能推出预付卡优惠活动,消费者需注意:选择正规机构办理预付卡,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多金额。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使用范围、期限、退款条件等,拒绝“口头承诺”。
无论出游、购物还是途中消费,消费者应及时向商家索取购物发票或小票,保留好手机支付凭证等。如遇纠纷,可先与商家沟通协商,提出合理诉求。如无法达成和解协议,请拨打商家所在地12345市民便民服务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反映。
沙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中心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