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产业奖补送上门 脱贫致富动力足


今年以来,我县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产业奖补,把政策“红利”带到了家门口,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决心。

在官垱镇五星社区7组,只有1亩多地的金克涛在被评为贫困户后,通过在外务工和发展养殖业,第二年就实现脱贫目标。经过3年多的发展,他养殖的肉牛已达20余头。去年底,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入户走访时,向他宣传了沙洋县的扶贫产业奖补政策,积极帮助他上报资料。没过多久,3000元奖补资金直接发放至金克涛的银行卡上。

官垱镇脱贫户 金克涛:“当时书记找到我,帮忙申请扶贫产业奖补资金,现在3000块钱已经打到我的账户上面了,正好可以买饲料,我觉得这个政策还蛮可以。”

为了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我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发展农家乐、农家旅店、休闲采摘等旅游业一次性发放0.1—2万元的产业奖补资金。同时,为了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种养殖大户积极投向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我县还对连片流转贫困村耕地、林地、水面100亩以上给予补助;对吸纳贫困户就业的,每吸纳1名贫困户就业,给予0.2万元资金补助,最高补助2万元。

官垱镇江坤家庭农场流转了106亩土地,种植各类葡萄。从春天选芽、选花开始,到冬天挖垄施肥、搭温棚,一年有10多个月需要人工,平时有10—12个工人,高峰时期要请近20个工人。一年下来,仅人工工资一项,就需要30余万元。负责人范江坤介绍说,在葡萄园,常年务工的贫困户有8个,打零工的有5个人。一直以来,贫困户来葡萄园务工是有优先权的,只要愿来,我们优先雇用。

今年年初,范江坤申领的吸纳贫困户就业的扶贫产业奖补资金到账,帮他省去了部分人工工资的开销,更坚定他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

官垱镇江坤家庭农场负责人  范江坤:“产业奖补补了1万6千元,这个钱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到账了,主要用途是发放员工的工资。”

一旁正在为葡萄修剪枝条的王玉林就是常年在葡萄园务工的贫困户之一。家住官垱镇王坪村4组的王玉林因公婆和丈夫生病无劳动能力被认定为贫困户。她常年在葡萄园务工,加上10亩地的土地流转金和孩子的工资收入,终于在去年完成了她摘掉“穷帽子”的目标。

官垱镇脱贫户 王玉林:“我们以前是种田,田流转了之后,我们就长期在葡萄园里做事,一天80块钱,一年还可以挣1万多块钱,现在对比原来生活还是有所改善。”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的发放一次性奖补12家,共发放奖补资金39.98万元;对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的511户贫困户,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82.12万元。   


来源:沙洋广播电视台

出品:沙洋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曹春艳


(作者:记者 周刚 王紫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