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今年入梅以来,长湖水位不断上涨,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2米,荆门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打响长湖防汛保卫战,用坚守保住了岌岌可危的长湖湖堤。
2020年7月31日6时,长湖水位32.49米,降至警戒水位以下!8月1日0时,荆门市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谁曾想到,就在18天前的7月12日,被称为“荆州头顶一盆水”的长湖满得快要溢出来了。
7月12日10时,长湖水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3.57米,超保证水位0.57米,比历史最高水位高0.12米。
根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的文件,当长湖水位达到33.46米,且预报水位仍将上涨,视情况相机运行长湖内垸分洪。届时,属于荆门范围的乔子湖外垸、幸福垸将被水淹没。
现在已经高出分洪警戒线0.11米了,分洪程序依然没有启动,长湖荆门境内的湖堤上,干群、武警仍然在坚守。
他们一遍遍巡堤、抢险,只是想保住长湖背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滔天
时间回到6月8日,湖北入梅了。今年梅雨期来得早、走得迟,长达43天,超过1998年。前期的干旱让人们对雨水有了期盼。
谁知暴雨一场接一场,旱涝急转,江河湖库水位直线上升,受灾面积、人口逐渐增多。
6月27日—28日,荆门大部分地区降下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6月28日12时,荆门市紧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7月4日,荆门又迎来了一场强降雨……应急响应随着暴雨一级级提升,直到防汛Ⅱ级。
雨水顺着沟渠汇集到拾桥河,再流入长湖。长湖水位以惊人的速度涨了上来!
7月5日4时,长湖水位32.51米,超过32.5米的警戒水位!
7月6日17时,长湖水位突破33米的保证水位!
7月11日11时,水位超过2016年历史最高水位——33.45米!
长湖是四湖地区一个较大的调蓄湖泊,介于长江和汉水及其支流东荆河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周边的百姓称长湖是“荆州头顶一盆水”。长湖一旦失守,洪水会直接冲向荆州城区,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拾桥河入湖流量最高达290立方米每秒,洪水奔涌而来;而长湖最重要的下泄通道田关河,由于潜江、荆州等地遭遇暴雨,河水顶托,刘岭闸无法正常下泄,长湖水出不去。与此同时,长江、汉江上游雨量过大,水位较高,入江涵闸不能正常排洪……
四面围堵,水只能进,不能出。长湖湖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坚守的干部群众必须不停地堆砌沙袋、巡堤除险,才能保证继续上涨的洪水不会冲垮堤垸。
按照防汛预案和调度规程,荆门市防指科学调度,关闭境内长湖流域64座中小型水库输水涵闸,27个泵站断电限排,拦洪错峰,减少入湖来水。
暴雨仍在持续!面对不断上涨的水位,分蓄洪区的百姓已经做好了分洪的思想准备:“实在保不住,也没办法。”
根据省防指下发的《关于长湖内垸分洪的预通知》,乔子湖外垸、幸福垸是预设的分蓄洪区。预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长湖水位过高时,可以挖开圩堤放水调蓄水位——就像一个大脸盆,把洪水分走一部分,保护荆州、荆门、潜江城镇。
时间回到2016年7月21日22时,长湖水位达33.22米,超保证水位0.22米。无奈之下,只有分洪——7月22日1时,沙洋县毛李镇彭冢湖分洪,130名群众噙着热泪看着湖水一点一点淹没自己的家园,舍小家保大家,揭开了长湖分洪的序幕。7月23日10时,毛李镇幸福垸分洪。7月23日17时,后港镇乔子湖分洪。
分洪保住了下游的荆州,但也让分蓄洪区的村民成为了灾民,过了3年才缓过劲来。
今年7月12日10时,长湖水位达到33.57米的峰值,已经比2016年分洪那次高出了0.12米!
情况万分紧急。无论最后分不分洪,都必须提前把分蓄洪区的人撤出来!
生命至上
7月11日,长湖水位超过历史水位。靠近长湖的沙洋县后港镇、毛李镇接到通知,开始转移群众。
除了分蓄洪区的群众,还有后港镇港口村、黄歇村等居住在低洼处的群众。如果分洪,不仅面临灾民安置问题,还有经济损失。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的村民,又要从零开始。
长湖水以每小时1厘米的速度上涨。转移群众,留给大家的时间已不多!
按照预案,分人分片区,各防汛抗旱分指挥部紧急部署,确定人数,多线出击,将转移群众带到事先确定好的转移地点,转移途中不能淹死一个人!分洪区内也不能留下一个人!
乡村里传播信息的效率比想象中要快。从7月9日下午开始,可能要分洪的消息,在村民间不胫而走。一些村已提早把低洼地居住的村民转移了出来。
“我们把钢管打下去,挂上网,就跑出来了。”乔子湖外垸养殖户文喜亭说。
文喜亭在乔子湖外垸承包了9.5亩水面,养了10多年的鱼。2016年,乔子湖外垸分洪,鱼塘的鱼跑得干干净净。其后,消毒、调节水质,他前后花了3年,今年鱼塘刚有了起色。
和2016年突然接到分洪通知不一样,今年村里干部提早预警。文喜亭很早就买了50根钢管和3000元的渔网。和老伴着急忙慌地把网挂好,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他们就从乔子湖外垸转移出来。
港口村,一个被长湖水滋养的小村庄,长湖段面有6公里长。
“段面长、险工险段多,一涨水就破堤。”港口村村民提到涨水就这样说。
“今年,我们不仅要守好堤,还要保证群众生命安全。”港口村党支部书记毛成林和村干部制订了详细的转移方案,精确到几户、几口人、走哪条路、转移到哪个安置点或对口的家庭,方案明明白白,100多人按计划有序搬迁。
先群众后干部。每个村干部负责一个组,老弱病残先走,除了必要的衣物、药品,其他的一律不带。群众撤离后,村里组织劳力用土石袋把靠湖的3组、6组房屋门窗堵死。
港口村6组村民王开林就是那时被转移到安置点的。王开林下肢有残疾,出行不方便,3名镇村干部轮流着把他背了出来。
3天时间,港口村3组、6组全组和5组部分村民共130多人被安全转移到安置点。
7月12日晚,后港镇纪委书记刘先能、副镇长周松迪,黄歇村党支部书记刘何兵组成临时清查小组,对居住在低洼处的6户村民进行清查。
他们三人见到4组72岁的村民孔祥林时,其门前稻场里的水已经没过了小腿。站在水里,他们耐心地跟老人讲水情、讲政策。
“我都知道,我走!”孔祥林挥挥手打断了他们的话。刘何兵帮老人收拾东西:“村干部前后来了四次,这次老人家终于同意了!”
在村民魏兴泉家里,他们把几张桌子拼成一个大台面,将粮食、饲料等全搬了上去,把衣物、铺盖收到水淹不着的地方。解决了魏兴泉的后顾之忧,他答应第二天一早就转移。
6户村民,清查小组3个人忙了一整夜。
镇村干部们用紧张、辛苦,将分蓄洪区和低洼处的1600余名村民有序地撤到了安全区。
7月12日,正如预报的那样,长湖水位急剧上涨!
9时,33.56米!
10时,33.57米!
33.57米,已经比2016年分洪水位高出了0.12米,距离坚守水位33.60米,只差0.03米。
人员撤出的决定没有错,以长湖水现在的势头,分不分洪,只在一念之间。
坚守33.60米
7月12日,当长湖水位到达顶峰时,后港镇副镇长苏耀帮正在港口村湖堤上巡查。
此前,市、县两级几乎以一天两次会商的频率研究长湖防汛工作。荆门市防指全面建立防汛战时工作机制,市主要领导奔赴一线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站在长湖湖堤上,一边是快要溢出的湖水,一边是成片的鱼池、稻田。任谁都会纠结——如果分洪,直接经济损失加上灾后重建,损失无法估量;如果不分洪,长湖保不住,荆州被淹,后果更不敢想象!
节点在哪里?是2016年的分洪水位33.45米?还是……
气象、水文部门派出最精锐的团队到一线采集数据。7月7日晚,荆门市防指召开长湖防汛紧急调度会,根据数据,专家给出不超过33.60米的最高坚守水位。
33.60米!这是要守住的水位线,也是政治担当线,更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线。
严防死守!长湖防御战的号角吹得更响了!
这一夜,注定无眠。多项指令通过网络发出:重新完善各级防汛指挥部组织架构;连夜安排防汛物资抵达后港、毛李两镇一线……
就在指令发出的同时,黄歇村的湖堤上传来一声爆喝:“有漏洞——”
听到喊声,在不远处驻守的退休水利专家杜礼文带人扑了过去。“最开始只有四五厘米的直径。”杜礼文说,开始打算用钢管插入洞口再堵住,没有成功,又改用打反围的方式,还是不行!
漏洞越来越大,只有派人下去找到洞口才行!水压大、水体混浊,怎么找?腰上系着绳子,一遍遍下去摸。“快去找几户原来的渔民,快!”杜礼文冲着村支书刘何兵喊。带着“家伙”的渔民很快到了,一趟、两趟……
“是一截废弃的取水管破了。”漏洞终于被堵上了!
堵好后,杜礼文在漏洞处观察了一个多小时。天亮时,他才发现,喊了一夜,嗓子都哑了。
漏洞堵上了,黄歇村的干部群众稍稍松了一口气。
毛李镇蝴蝶村村民在负责的幸福垸段面上发现滑坡!
“是巡堤的人发现滑坡,专家指导我们扎钢管、埋石袋、铺油布,紧急抢险加固堤坝。还好,抢住了。”毛李镇蝴蝶村党支部书记别舒说,从6月28日上堤后,他就没有回过家,和他一样坚守在幸福垸堤上的有近千人。
干部群众在死守,基干民兵也在行动。7月8日,200名基干民兵分赴后港镇乔子湖分湖区、毛李镇蝴蝶咀和双店村3处湖堤险段,连续奋战7个小时,抢筑子堤1.7公里,共垒筑1.4万袋泥土袋;
7月10日,100名基干民兵紧急驰援毛李镇幸福垸堤段;7月13日,60名基干民兵对后港镇港口村两处险段、1500余米子堤进行加固,装填备料1500余袋……
面对长湖严峻的防汛形势,市、县两级水利部门派出近30名水利专家驻点长湖,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市应急部门(市防指)组建了由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消防救援人员、公安干警等1100人组成的应急抢险预备队伍。7月12日,市防指调度武警150人赶赴长湖抢险救援。截至7月18日,累计近11万人次上长湖湖堤防守,投入资金5059万元,调动大小型机械992台次。
巡堤、加固、除险……11万人尽全力保护着长湖,但水位依旧以不可逆转的姿态上升。
7月12日10时,长湖水位达到33.57米,超保证水位0.57米,比历史最高水位高0.12米。
尽管2017年—2019年水利补短板项目对长湖湖堤进行了加固,但这个水位仍直逼湖堤极限!
相信专家的判断,相信党委、政府的决策,长湖湖堤上11万人有个共同的信念:守住33.60米的水位线!
这是极为关键的0.03米。
撇洪保湖
单纯的守,能不能解决问题?后续还有多少降雨?人们的心就这样悬着!
必须为长湖水找到“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今年5月做的防汛预案,长湖高水位运行时有3种处理方法:闸站调控、支流调控和分洪。
由于上下游水位都很高,闸站调控已经不能把上游来水完全排出。
“我们当时就考虑可以通过拾桥河枢纽、高石碑闸、引江济汉渠相机撇洪。”沙洋县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刘少青说。
2016年,长湖也进行过撇洪。当时汉江水位较低,长湖撇洪只需要调度拾桥河枢纽和高石碑闸。而今年,情况完全不同。汉江水位高于引江济汉渠的水位,撇洪能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10日下午,沙洋县防指向市防指提出紧急建议:迅速通过兴隆枢纽调减下泄流量,降低汉江水位,并迅速启用江汉运河分撇长湖洪水。
当日16时17分,荆门市防指组织应急、水利、水文、气象等部门,以及沙洋县、潜江市、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的水利专家对此方案进行会商。
科学会商后,荆门市防指向省防指请示:建议用引江济汉工程对拾桥河来水向汉江撇洪。
经初步计算,当汉江水位低于引江济汉河道0.3至0.5米时,可撇洪210至280立方米每秒。但自6月底,引江济汉渠道受长江、汉江上压下顶,高石碑出水闸下汉江水位高于拾桥河交叉处水位0.5米,并不具备实施撇洪条件。因此,降低汉江高石碑段(引江济汉河道出口)水位是关键。
接到请示,省防指迅速派出专家团队于11日到达沙洋县。
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危险赛跑!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
作为流入长湖的主要河流,拾桥河流域面积1134平方公里,占长湖流域面积的50%,对拾桥河进行撇洪,是缓解长湖防洪压力的重要措施。
在充分分析引江济汉工程基本情况、长湖2016年两次撇洪情况等综合数据基础上,专家们提出了引江济汉工程撇洪方案:“建议统筹考虑上游丹江口水库等汉江沿线各级梯级联合调度,控制下泄流量,从而减小兴隆枢纽以下河段高石碑闸下处水位,为引江济汉撇洪创造条件……”
按照长江委调度指令,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在7月11日至17日调减向汉江中下游供水流量,由1500立方米每秒减至500立方米每秒,给引江济汉工程为长湖“撇洪”创造条件。
“汉江水位降低后,我们通过开启(拾桥河)上游泄洪闸,让拾桥河水通过上游泄洪闸,到引江济汉渠道,然后直接进入汉江。当拾桥河水位降低后,长湖水可以通过倒虹吸反向流入引江济汉干渠,然后流到汉江,这样就能实现长湖撇洪。”刘少青说。
7月14日4时45分,高石碑出水闸8孔全开,开度2米,后逐步调整至开度6.6米;8时13分,拾桥河上游泄洪闸8孔全开,拾桥河洪水引入引江济汉渠,由高石碑闸出口入汉江,引江济汉工程正式开始撇洪。经过逐步调整,8时48分,拾桥河上游泄洪闸开度5.5米,流量达到109立方米每秒。
拾桥河上游泄洪闸于18日21时10分关闭,引江济汉工程顺利完成今年首轮撇洪,自7月14日起共计为长湖撇洪4343.73万立方米。
长湖水位在33.57米的峰值稳定了31小时后,到7月13日17时开始逐渐消落。7月31日8时,长湖水位32.49米,降至警戒水位以下。
应急、水利、气象、水文部门专家的判断非常精准,11万人用坚守保住了岌岌可危的长湖湖堤,分蓄洪区的老百姓得以回家,长湖下游百万人的家,守住了。
行走在长湖湖堤上,迎面走过来的每一位老百姓脸上居然都带着笑。
在湖堤上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都将被历史所记录。洪水退去,湖堤依旧伫立在原地,它的一面是流向远方的长湖水,一面则是国泰民安。
来源:荆门日报 (记者 彭文洁 刘伟峙 杨国良)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