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丨守护绿水青山,共绘美丽沙洋


“十三五”期间,沙洋县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大力营造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培养绿色文化,努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和”的美丽新沙洋。

▲沙洋城区一隅

提振生态底气

高规格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的高规格生态环境委员会,高位推进沙洋生态文明建设。出台《沙洋县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党政工作职责》等制度,严格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高标准谋划蓝图。出台《沙洋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5-2022年)》,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汉江饮用水源地保护、长湖湿地保护等规划方案,同时编制了重点镇、特色村生态建设规划,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体系。

高要求责任考核。出台《沙洋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沙洋县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沙洋县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考核权重达22%。

▲沙洋江汉运河马拉松

擦亮生态底色

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沙洋天更蓝。持续强化工业企业、扬尘污染、燃煤污染、油气污染、秸秆禁烧、餐饮油烟污染等专项管控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020年,沙洋县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8.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PM10年均浓度69ug/m3,同比下降18.8%;PM2.5年均浓度39ug/m3,同比下降13.3%。

打好碧水保卫战,共保沙洋水更清。全面推行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及专管员“四级”责任制,投入1.2亿元实施长湖水生态修复项目,投入数亿元治理西荆河、竹皮河、桥河等河流治理,完成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工作。2020年,沙洋县5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13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打好净土保卫战,力保沙洋地更绿。开展土壤污染详查,进行工业、农业用地污染修复;加快推进生态植被复绿,进行马良采石矿、沈集石膏矿土地修复。县域生态状况指数(EI)达61.67,湿地保护率达43.13%,森林覆盖率达22.27%,县域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649种。

▲沙洋乡村油菜花开

严守生态底线

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县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02.58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343.70平方千米,基本农田稳定在131.55万亩,分别占国土面积4.78%、16.01%、40.69%。

完善生态基础布局。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2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4座,实现生活、工业污水处理全覆盖。新建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餐厨垃圾处理站、垃圾焚烧发电厂各1座,垃圾中转站15座,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均达到100%,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壮大生态经济发展。淘汰宏旺玻璃等6家玻璃企业13条平板玻璃生产线,关停各类污染大、产能落后企业数十家,淘汰违规燃煤锅炉123台,关停禁养区20家规模养殖场和78家专业养殖户。全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26吨标煤/万元,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厚植生态底蕴

建设美丽乡村。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式人工湿地61处、生态塘8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500余处,改造卫生厕所67000余户。创成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85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10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

倡导绿色生活。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57%;大力倡导绿色出行,购置新能源公交车87辆,乡镇公共汽车电动化率50%以上,公众绿色出行率达到45%;开展节水节电节能行动,节能产品普及率78.39%,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90%。

丰富生态文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干部主题教育和主体班学习计划,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参训比例达100%。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期间,大范围、多形式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满意度分别达到85%、82%以上。

山明水秀好风光,生态沙洋美如画。如今的沙洋县,秀美生态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千古文化和现代文明和谐相融,一个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新沙洋将在新时代发展历程中绽放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来源:荆门生态环境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