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割谷机一响,我们就来了”

沙洋县曾集镇官集村村民刘启朗今年74岁了,和72岁的老伴两人种了十多亩水田,是什么让他们有种这么多田的底气?

9月15日一大早,刘启朗的稻田边热闹起来。割谷机在田里奔忙,拖拉机在路上穿梭……

正在帮老人用拖拉机运送稻谷的村民叶军华说:“我们这里只要割谷机一响,左邻右舍就自觉地来帮忙了。我的已经是粮归仓了,当时也是这样互相串工,刘启朗两口子还帮忙晒谷和收谷呢!”

“家里稻场上还有两个人在帮忙晾晒。”刘启朗笑呵呵地说。

哪家田头收割机一响,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就开着拖拉机直奔过来。中年人帮老年人,老年人帮老年人,大伙儿相互串工忙收割。你帮我收,我帮你拖,官集村的村民们在农忙时节早已形成默契,在收割机的声响中,一块块稻田里更加热闹起来。

官集村网格员丁文武说:“以前分田到户时,谁家晒粮食,如突遇大雨,那都是全村动员。我们将之称为“抢暴”。后来随着机械化收割的普及,相互之间串工就越发的多了。现在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每逢抢种抢收时节,这种邻里间的互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丁文武介绍说,收割机收割速度快,打好的稻谷从田里到稻场之间还有转、运、卸、平场等多个环节,只有各环节有序运转,才能保证高效,这也离不开邻里之间相互帮助。

相互串工不仅弥补了农村机械化收割的单个家庭劳力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邻里之间关系得到极大改善。

“以前邻里之间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现在我们村子里,村民之间要是谁跟谁吵个架都成了稀奇事。”丁文武说。


来源:荆门日报 记者 高先勇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