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峰:“我要听党的话,紧跟党走”

朱昌峰脱贫与感恩的事迹

沙洋县融媒体中心 余少昌

2020年7月1日,对沙洋县毛李镇和议村村民朱昌峰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这天上午,在村党支部召开的全村党员大会上,朱昌峰站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于2017年脱贫后的第一个最大夙愿,更加坚定了“我要听党的话,紧跟党走”的意志。

“三路出击”摘穷帽

刚进入知天命之年的朱昌峰,家有4口人,种有12.3亩耕地。由于父亲身患重病,家里欠债近9万元,生活陷入困境。2014年8月,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朱师傅,再过5年你就50岁了。何不借助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改变一下自家的命运呢。”2015年10月,县税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上门调查核实致贫原因时,发现单家独户的朱昌峰家周围山地多、且水草资源丰盛,建议他发展养牛。朱昌峰当时也心动过,但觉得养牛成本大、风险也高,“搞得不好,我不仅会落个‘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而且还会被村里人嘲笑。”县政协包联干部获悉他这一心理后,上门鼓励他树立信心,并与村党支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协商,先帮助朱昌峰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作为发展养牛的铺底资金,并联系县畜牧兽医部门将其定为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的重点对象。有了扶贫贷款解难,又有县政协包联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村党支部的大力帮扶,朱昌峰一次性买回10头小牛进行养殖。2016年,养牛获利8000余元。

2017年农历正月十七的上午,朱昌峰送走给牛进行定期“体检”的兽医后,对妻子李花说:“上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咱家‘撑腰’,下有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壮胆’,我们应该多找几个挣钱的门路,争取在今年甩掉贫穷的帽子。”李花低头想想,信心满满地说:“是的,我们应该想办法多挣钱,坚决在今年甩掉压在我们头上这么多年的穷帽子。”于是,夫妻俩商量出了一个“三路出击”摘穷帽的途径:朱昌峰在家发展养牛、种好12亩多耕地;李花到武汉市武昌区一个社区从事家政服务;女儿李宜梅利用在武汉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深圳一家企业找到了一份较稳定的工作。

妻子和女儿外出务工的热情,激励肩上挑着“养好牛、种好地”这两副重担的朱昌峰,投资3万多元购回6头小牛进行填栏,养牛规模达18头。同时,在村党支部书记冯成刚的帮助下,流转了7亩多耕地,耕地种植面积达到20亩。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为他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报销其父亲住院治疗费用9000多元,落实危房改造资金1.6万元。并根据朱昌峰发展养牛规模的需求,分2次帮助申请办理了1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建起了一溜结实的牛舍。

“三路出击”摘穷帽,使朱昌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2017年,他在家养牛、种地获得纯收入10.6万元;妻子和女儿在外务工获得劳力报酬7.2万多元,外加国家给予的产业奖补资金3000元,全家纯收入达到了18.1万元,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购买了一辆越野车。

“我要听党的话,紧跟党走”

“日子好了,不能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我要听党的话,紧跟党走,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018年5月,朱昌峰主动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之后,他常常告诫自己:“我是入党积极分子,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步伐跟上党和时代的要求,跟上服务村民的要求。”

在农村,秸秆禁烧是一项涉及面广、且很棘手的工作,为搞好全村秸秆禁烧工作,朱昌峰主动向村党支部书记冯成刚请缨担任起了秸秆禁烧义务巡逻员。2018年10月1日傍晚,朱昌峰骑着摩托车来到地处偏僻的6组巡逻时,发现村民杨某利用村会计邬祖海回家吃晚饭的机会,准备将堆放在田埂上的秸秆进行焚烧。朱昌峰连忙跑过去,心平气和地对杨某说:“现在是秋收季节,秸秆太多了,的确是不好处理。但我们都来一把火烧掉,不说上面(指政府)不允许,就连我们自己也被熏得难受啊。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村干部,我朱昌峰趁你回家吃饭的机会,点火烧掉这堆秸秆,你是不是要骂我有意给你出洋相?老哥子,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进门不见出门见,应该支持村干部们的工作啊。”一席话说得杨某笑了起来。朱昌峰立即打电话请来一台手扶拖拉机,帮杨某把秸秆运回到了禾场上。

2020年1月下旬至3月,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村党支部按照省、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对全村实行封闭式管理后,给村民们居家生活特别是一些患慢性疾病的村民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保障村民们安心居家防控,朱昌峰主动担任起了全村村民生活物资义务采购员。每天一大早,他就怀揣各家各户报上来的购物清单以及药物名称,驾驶着自家越野车到沙洋城区各大超市、药店统一购买,然后运回村里一家家配送,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3月初的一天傍晚,朱昌峰冒雨开车来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收集村民们上报的所需生活物资清单,看见3组刘姓俩弟兄围着村党支部书记冯成刚吵闹着,连忙上前了解其起因。原来,这俩弟兄的父亲患有高血压病,家里备的降压药只剩下了一天的剂量,而村卫生室里却没有同名称的降压药。冯成刚考虑安全问题,叫他们把药物名称告诉给村卫生员,让村卫生员于第二天到沙洋城区购买,可俩弟兄不同意,非要他们自己于当晚骑摩托车到沙洋城区去买。朱昌峰看到这种情景,便对这俩弟兄说:“雨天路滑,骑车不安全;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们要替全村人着想,一但被感染了,咋办?”“冯书记,沙洋城区几家药店的老板我都熟悉,我送他去。”他说完,便将其中一位兄长拉上了自己的车。

“……我们且不说他开车烧了多少油钱,单说他在给一家家过秤、分送蔬菜上,肯定贴了不少钱。”“超市里是按总数量过秤卖的。‘十折九胜妙手’,究竟贴了多少,只有朱师傅心里清楚。”村民冯明舜、刘应力在回忆新冠肺炎疫情封闭式管控期间,朱昌峰义务为村民们购买、配送生活物资的情景时如是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村“两委”后备干部的朱昌峰,正以“我要听党的话,紧跟党走”的坚定意志,在加快乡村振兴、共筑中国梦的征途中,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者:沙洋县融媒体中心 余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