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荆门从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扶持其发展。经过5年的努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低着头,弯着腰,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抓紧成熟的水稻……这是人们脑海中最经典的农民形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机化的普及……今天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我们称他们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十多年前,零散的农民组成协会期望共享信息;十年前,他们组成合作社抱团发展;五年前,其中的大户成立了家庭农场,当起了农场主……
近五年,荆门从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今,荆门各类合作社的合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业农民的变身破解了明天谁来种田的难题;丰富的农产品进一步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
多想了一点,从根上解决“碎片化”
农业发展的根本就是土地,只有从农民手上流转更多土地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我们到沙洋发展,看中的就是这里搞的‘按户连片耕种’,土地连片后才好流转。”9月18日, 湖北九牛谷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益敏说,今年该公司一口气在沙洋县拾回桥镇、后港镇连片流转土地2.3万亩,发展再生稻种植和稻虾连作,打造国家级大粮仓。
张益敏说,这种大面积集中流转他们也在别的地方试过,但是承包地碎片化使他们很难从农民手中流转到连片的耕地。目前也只有在沙洋县做到了。
沙洋县率先在全国探索实施的“按户连片耕种”,就是严格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以农户为单位调整耕种土地位置,通过村组内部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和承包地重分等形式,使每户耕种土地连成一片、最多不超过两片且“不插花”,最大限度实现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不改变农地性质,守住耕地红线。
很多人都知道“按户连片耕种”是荆门人的创新,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按户连片耕种”是荆门人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的延伸探索。
2015年,荆门市整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确权过程中,人们发现如果只是简单地测量土地后颁证,并不能推进机械化、减轻劳动力,甚至是促进农业发展。
于是,荆门人就多想了一点。
先是沙洋县毛李镇三坪村的事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通过村组内部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和承包地重分等形式,使农户耕种的土地连成一片。
很快试点办了起来,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农民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开始了内部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
效果非常明显。作为试点的沙洋县官垱镇鄂冢村实施按户连片耕种后,沙洋县双嘉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口气流转了600亩田,2组被整组流转。不仅合作社发展了,农民收入也有了保障。
据当时沙洋县农村经营管理局调查,沙洋县分散的土地流转价格为400—600元/亩,而连片耕地流转价格却达到700元/亩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千元。
从2016年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与按户连片耕种在荆门市同时推进。截至今年6月,荆门市共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4.6万份,发证率98.75%。全市整体连片面积323万亩,连片率85.9%。全市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家庭农场28万亩,农民合作社61万亩,农业企业22万亩。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74.9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72.9%。
多帮了一点,贷款奖励两手抓
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有了土地就能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一定资金的扶持。
可是耕地不能贷款,农业发展钱从哪里来?
“这些年,我市出台了很多政策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助他们发展。”市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陈爱民说。
从2007年起,荆门市每年安排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到2012年市扶持资金达340万元,2013年增加到430万元,其后每年增加。建立了财政项目资金资产投入管理制度,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
近几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被纳入现有支农政策扶持范围,作为重要扶持主体,推动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2015年底,钟祥市试点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利用手中的承包权证就能在银行贷款。截至今年6月底,钟祥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2.2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贷款难问题。
2016年6月,荆门市出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市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以奖代补试点方案。
今年,荆门市进一步发力,出台了《荆门市促进招商引资推动创新发展十项政策清单》,对国家级、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给予奖励。
就是多帮了一点!
从2007年发展至今10年时间,荆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每年新增600家;家庭农场从2013年发展至今4年时间,平均每年新增600家。截至目前,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2000多家,其中,农民合作社6514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27家,家庭农场2500家。共有国家级示范社30家,省级示范社181家,市级示范社367家(次),示范社农民成员11.6万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3家(次),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25家(次);全市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45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国宝”“广源”“宝源”“洪森”“玉荷”“龙池桥”“盛老汉”“神帝”8个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湖北著名商标35件,湖北名牌产品22个。
没有这些真金白银的帮扶,哪来的这些成绩?
多谋了一点,农民、商人变身“新农民”
农业发展,土地是基础,资金是动力,但最关键的还是人才。
如何培养人才?荆门采取了“两条腿”走路。
2014年,我市正式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设了涉农专业的各类培训班。
“如果不是上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我可能现在还在家种几亩薄田。”沙洋县双嘉农机专业合作社田间生产负责人范士财说。
范士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013年,他加入合作社当了一名农机手。
看范士财勤学肯干,2014年,合作社决定把他培养成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田间生产,推荐他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水稻种植班学习。通过学习,他现在已成为合作社的生产专家。
只有把传统农民变成职业农民,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发展生产。截至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已覆盖我市7个县(市、区),已培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近8000人。
只是培养农民吗?不,荆门人这次又谋划得多了一点,创新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培育机制,大力引进在城市受过现代产业训练之后重返农村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
在钟祥,有一个知名“城归”能人,他就是2011年回乡的胡集镇湖山村党支部书记郑雄。
“我个人在村里没有办任何企业,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郑雄说,他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49岁时从他创办的医疗等企业里提前“退休”,就是想回村为乡亲们做点实事。
郑雄上任前,村里十年换了四任支书,村穷民怨,村干部无人愿当。他上任后结合实际多方调研分析,发现依赖政府投入和能人捐款都不是长久之计,清理农村“三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说干就干,清资金、清资产、清资源,郑雄对清理出来的资产进行分类盘活、盘大、盘强,引进规模农业企业增加集体收入。现在,湖山村没有一分钱欠账,总资产达到2600多万元,年稳定收入80万元以上。村干部实实在在地为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在京山县,则流传着一个“九马回槽”的故事。2011年初,罗店镇马岭村2组9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带着乡情、资金、头脑,回乡创设马岭村的“幸福股份”,与村“两委”一道积极探索村民身份股东化、村民居住集中化、村民养老福利化、村务管理公司化,带领乡亲筑共富之梦。
“经过5年的建设推进,‘幸福马岭’新农村雏形基本形成,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5985元快速增至2015年的29650元。”“九马”之一的村党支部书记张立说。
相信下一个5年,荆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会成为带动全市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本报记者 彭文洁 通讯员 黄李竞阳)
来源:荆门日报
责任编辑:李梅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