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荆南村:变换思路找出路发展产业助脱贫

不同季节,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总有不同的风景会吸引你。夏季的后港镇更有着别样的风景。近日,记者再访该镇,历史悠久的水镇已是荷叶满塘、荷花飘香、稻浪起伏、渔歌悠扬……

位于后港镇东南角的荆南村是个大村,以前村民基本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只有少数村民发展了养殖业,但规模都不大。而这几年,荆南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蔬菜大棚、种养水面随处可见。

要说变化,就要先说说村“两委”班子的思想变化。2015年,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王珍洪上任。在他的主持下,村“两委”班子针对“怎样才能不辜负乡亲们、组织上的信任,带领乡亲们真脱贫”进行了大讨论。经过考察论证,村里决定依托“土地资源+优质水资源+周到服务”发展扶贫产业。

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的荆南村人穷怕了,面对新鲜事物敢想却不敢做。怎样改变旧观念?村里大胆引进“能人”,带领乡亲们致富。

2015年下半年,村口129个蔬菜大棚建了起来。荆州市蔬菜种植大户王之富这个“能人”被引进了荆南村。见村里提供的条件如此优厚,王之富当即拍板承包了10个大棚,种植西红柿和芹菜。

2016年上半年,食用菌种植“能人”陈强也被请进荆南村。几年经营下来,由于技术好,他生产的金针菇、平菇等品质上乘,在周边市场上供不应求。

见这些承包户“哗哗”数着票子,村民们也“眼红”了。参观大棚、到大棚打零工。总想学得一招半式的种植技术,好日后自己发展。

“这几年,受身边这些‘能人’影响,才想发展农业产业,如今我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村民郭洪高兴地说。

郭洪是丹江口移民,并不擅长水田种植和水产品养殖。两年前,女儿又被检查出患有白血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女儿每个月昂贵的药费支出让郭洪压力倍增,一度情绪低迷。

通过认定,郭洪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开始帮他发展扶贫产业。两年过去了,郭洪不仅学会了藕带种植、“稻虾连作”生产技术,还成了村里的技术能手。他将自家的12亩旱田开发成采摘园,种植了葡萄、桃、梨,预计明年就可以挂果。藕带、稻虾、水果,一项项收入让郭洪顺利摘掉了“穷帽”。

当天,记者来到位于该村6、7组的蟹尚凰养殖基地,只见工人们正忙着为蟹苗和虾苗投喂饲料。

养殖“能人”韩新兵是江苏南通市人,从事螃蟹、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养殖多年,不仅有高超的养殖技术,而且还有自己的虾苗繁育基地。2019年,韩新兵走进荆南村,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40口池塘,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利润可达7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个,并带动本区域内螃蟹养殖技术的发展。

“从洽谈到土地流转,再到项目落地,仅用了45天,进展如此顺利,荆南村领导班子功不可没!”谈起项目的进程,韩新兵满是感激。

项目建设期间,镇里对口帮扶干部、村“两委”班子全上阵,与村民协调土地流转,出面协调机械,找雇工,开通“水电路”……无不周到细致,见养殖基地对水质要求高,还专门修建了一条从引江济汉水源处到基地的取水渠。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在荆南村“两委”班子贴心服务下,韩新兵坚定了发展产业的决心。他说,会向自己的商业伙伴推荐荆南村。

荆南村之所以想方设法留住这些“能人”,扶持产业壮大,为的就是让他们带动乡亲们发展的积极性,让乡亲们发家致富,告别贫穷。该村引进“能人”谋发展,绝对是划算的买卖!


来源:云上沙洋(杨国良  李伟)

编辑:曹春艳


(作者:云上沙洋)